鲁迅自从写出《阿Q正传》以来,在当时也已是让很多人不安,然而这篇小说自发表之日起,至今已经过去近百年的时间,今天的我们仍然有很多人认为,自己多多少少具有阿Q的一些思想特征,阿Q的文学艺术形象虽然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但随着时间的沉淀,随着文学接受者的不断挖掘其各方面的文学价值,这种价值随着时间的堆积,也就同时体现出了阿Q形象的特殊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也就是一个伟大的文学艺术形象的最基本特征。
前面的文章,我对阿Q的双重性格进行了一个解读,今天我们一起把整个阿Q的性格,放入到一个综合的体系中进行分析,对于阿Q双重性格的根源,我们可以追朔到封建社会人的两重身份与之千丝万缕的因果联系,就是所谓的赵太爷和阿Q其实是一种人,从最底层一直到皇帝(皇帝也可以说是唯一只有主子身份的人),每个人都有着双重身份,他们对下面人是主子,对上面人自己又变成奴才,因此这两重身份是影响双重性格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我们要系统的了解阿Q这个人物角色,必须进行一个整体的分析,不然我们只能进行管窥其一,而无法进行一个全貌的认识,这种性格的成因和存在,他具有一种如几何四边形的交错力量影响,任何一边的摆动都会带动另外三边,就如我们看到这种性格的成因在心理学上的分析,但同时有又不能脱离社会科学的影响,同时历史、文化等等多个方面也都与之有着各种的内在联系。
其实这篇小说,作者一方面把那些不把自己当为“人”的人那滑稽性行为表现出来,同时也把这种分裂人格的滋生温床-畸形的环境,也给揭露出来了,以此来警醒沉睡的国民,唤起他们起来进行环境的改造行为,如此的看《阿Q正传》它在某一方,它面完全的表现出一种复杂的生态世界,我们可以通过各个的角度去看待这部作品。
首先在心理学的角度,阿Q显然是具有一定的心理学意义上的病态特征,这种分裂的人格心理,他会忽略客观的现实世界,常借幻想来发泄敌对感和幻想自己的内在攻击欲望,由于具有这种病态心理的人,他不敢正视和面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从而不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和行为,只有借心理的这种胜利幻想进行一种自我的心里安慰,这就是对心理失衡的一种补偿机制,也可以称之为心理防卫机制,在《变态心理学》中有对这种心理机制做了解释,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变态”心理,是迷妄症的一种常见表现行为。
我们再从思想史的角度去看,阿Q的性格有一定的“庄子”哲学的特征,庄子讲求超感性的虚幻从而实现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于是“自己”就在这种背景下消失,达到了一种“无己”的境界,不在执着有自己,甚至也不在执着有外界,就是在幻想中消除物我的对立,把所有的对立矛盾都消融在自己的幻想中,当这种处世的哲学换一个方式,换一个语境来看,那就是如鸵鸟一样,把头埋起来,把眼睛闭上,在幻想中实现自己的绝对自由,在精神上追求自己的绝对胜利。
阿Q其实表现出了一些庄子哲学的方法论和认识论特征,我们看到阿Q在最后的死亡时刻,他表现出了战胜死亡恐惧一种状态和境界,所以我们在追朔阿Q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时候,不能不说他具有一些传统文化中,庄子哲学思想的基础特征。
我们再从政治学的角度看阿Q,阿Q是未庄的一个雇农,他自己没有田地,没有任何的资产,没有家庭,他平时就住在祠庙里,可以说是居无定所,四处流浪的最底层人,但他仍然热爱劳动,主要从事临时的农活,他的性格具有专制主义的民众特征,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稳固的统治,对孔孟儒学进行了一定的歪曲,从而适合对民众的有效思想统治,鲁迅在自己的杂文《春末闲谈》中对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揭露,阿Q正是因为这种封建统治的奴化教育,才如此的愚昧、麻木可笑,成了一种被奴役的工具。
在此我仅仅的列举了三个视角看阿Q,因为阿Q的角色具有了这种十分复杂的系统特征,因此仅凭单一视角,我们始终都无法真正的了解阿Q,对于阿Q的这种普遍代表性特征,我们有必要运用不同的系统,运营专门的理论和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对于鲁迅笔下这样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形象,已经不能简简单单的通过文学研究,获取这有限的文学价值,而应该从更多的方面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反思。
同时我们通过对阿Q的这种分析方式,也可以复制到其他任何的一个伟大文学艺术形象中去,从而可以不断的挖掘其文学价值、心理学价值还有伦理学价值等等,它们之间并不应互相去排斥、以偏概全、以点带面,这也是通过文化角度分析文学艺术形象的一种基本的方法论。
对于那些优秀的伟大的文学艺术形象,它们都有着极其巨大的概括力,我们通过鲁迅笔下的这篇《阿Q正传》来看,阿Q的形象表现出了超超阶级、超民族、超时代的广泛代表性,同时我们也看到他也有着特定的时代、民族和阶级特征,这不仅仅是历史辩证运动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一个伟大的文学艺术形象特征(摘自鲁迅研究1984-1)。
如果我们单纯的以为鲁迅主要是在刻画一个伟大的文学艺术形象,那也许还并不能对其算是一个准确的回答,阿Q的这种性格特征,以如此宽广的归纳能力,我更认为这是作者在刻画一个人的灵魂,一个具有普遍代表性的人物灵魂,一种具有奴性心理的文学艺术灵魂。
文: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