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开始前,先讲一个身边的真实案例。
曾经有一个大学生Z,他特别爱读书。他每个月都从学校图书馆借6本书,利用一个月时间快速读完,然后再去借。这样的借书习惯,Z坚持了4年,大学四年读了将近300本书。
读了300多本书,在别人看来貌似很厉害,一度让Z感觉自己很厉害。可Z却没有满满的收获感,反而有了更多的困惑。
他这个月读了6本,下个月就已经完全不记得这6本书的内容,还常常安慰自己道书的内容已经内化到自己脑子里;他最想享受的是借书和还书的那一刻:借书时如获至宝,无比满足;还书时如释重负,无比轻快。
明明读书的时候,常会遇到让自己感动的书,恨不能把书里的每一句话都摘抄一遍,笔记做了不少,可一到了在用上,就感觉脑子突然软了;所有的书都是打卡式阅读,每次遇到那些好书都会告诉自己,我已经读过那本书了,不用再读了。
当别人问起来某本书讲了些什么的时候,他常会“卡壳”,感觉满肚子的学问就堵在了嗓子眼,说不出,道不明,特难受。
说到这里,请大家暂停1分钟,思考一个问题:Z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是什么问题,为什么会遇到这些问题,带给你的思考是什么?
作者成甲老师则是站在知识更高的层次,一针见血的指出我们在读书学习过程中存在“低水平勤奋”、“习惯性怼人”、“积极性懒惰”、“标签框定未来”四大误区。
在这个知识付费漫天飞的新时代,不参加几门学习课程,不买几套资料,就好象感觉被这个时代抛弃了,所以很多人不惜血本、奋不顾身的去学习时间管理、知识管理、写作课程等各种提高技能的课程,知识焦虑让很多人欲罢不能。
当时听课感觉收获满满,顿觉自己整个人都要脱胎换骨,迎来不一样的明天。可是随着时间推移,课程的内容来回看了几遍,效果却不理想。
但在成甲老师看来,以上就是典型的“低水平勤奋”。
低水平勤奋就是指用原始的方法和套路去勤奋学习,事倍功半。看似花了很多时间,却效果非常一般,老是在原地打转,就像小仓鼠在一个跑步机上跑步,看似跑了很多,不过还只是停留在原地,成甲老师称为“老鼠赛道”。
一个停留在老鼠赛道的人,每天拼命的跑,明明很努力却不可能有进步,最后累到吐血,慨叹命运的不公,这种景象想想,其实蛮恐怖和残忍的。
那么如何才能摆脱“老鼠赛道”的命运,通过学习实现人生的真正成长呢?
答案是“临界知识”。临界知识也可以称为“知识的知识”,也是成甲老师成为成甲的最核心方法之一。至于临界知识到底是什么,请持续关注我的即将写的第二篇文章。
成甲老师非常痛心的是太多人把时间花在了学习应对具体场景的知识上,如时间管理、朋友圈管理等,过多的提高了技术效率,而忽视对构建这个世界的底层逻辑和规律的学习。希望你在这段文字的时候,多想想是不是也在犯这样的错误。
最近网上特别流行一个词叫“斜杠青年”,用来赞美一个年轻人的积极上进,敢拼敢闯、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本是好事。
不过,在成甲老师看来,越来越多的网友却把“斜杠青年”简单得等同于“身兼数职,跨界身份”,这就有点污染“斜杠青年”这个闪耀着光辉的词了。
一个青年,白天他在办公室做他的公务员,晚上则穿上皮衣到酒吧弹电吉他,周末则去当一个户外领队,他过得很快乐,也挣到点闲钱,但这在成甲老师看来并不是真正的“斜杠青年”,顶多算是身兼数职,是“低水平勤奋”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真正的斜杠青年是在一个领域先做到了专注,并且达到较高的学习层次,而后带来的“身份跨界”。不知道这样解释,你是否对“斜杠青年”有了新的认知呢?
今天,先讲这两条,明天我们再分享什么是积极性懒惰和习惯性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