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潜意识告诉她必须离开桑菲尔德,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许久,没有痛哭流涕,有的只是来自内心的各种审判。
当她再次出门时,罗切斯特就默默地守护在她的门口,看到面色苍白、身体虚弱的简爱时他显得焦急万分,他十分懊悔自己的有意隐瞒,并努力求得简爱的宽恕。其实在简爱的内心深处早已宽恕了他,但倔强的简爱并没有表达出来,她身体虚弱,罗切斯特温柔的照顾着她,帮助她逐渐恢复平静。
很快罗切斯特提出了自己的下一套方案,他计划将阿戴勒送往学校,然后自己与简爱一起离开桑菲尔德,去往欧洲某个城市定居生活。
简爱并不同意他的安排,只说让罗切斯特带阿黛勒一起生活,而自己并不希望过上罗切斯特所计划的那种生活。
罗切斯特急于让简爱接受自己的安排,并讲述了他如何被欺骗与梅森结婚的事情经过,并说明自己在之后的痛苦当中如何挣扎,如何利用一些浪荡的方式排挤这种悲哀。罗切斯特提到了自己曾经的几个情妇,当简爱听到这里时更加坚定了离开的决心。她并不希望成为罗切斯特的又一个情妇,她不想变成他生活的附属品。
当然罗切斯特也感到自己曾经的放荡生活低略而苟且,当他放弃一切重回桑菲尔德时在简爱身上看到了自己追求已久的美好品质,在不断的窥探、观察与交谈当中他深深地爱恋上了简爱这朵灿烂绚丽不可摧毁的宝石之花。
此刻的痛苦令简爱不愿再回忆曾经的过往。她对罗切斯特说了这么一番话:
我关心我自己,愈是孤单,愈是没有朋友,愈是无助,那我就愈是自尊。我会遵守上帝创造、由人批准的法规,我会坚持我清醒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发疯时服从的准则。法则和准则不光是为了没有诱惑的时刻,而是针对现在这样,肉体和灵魂起来抗拒它的严厉和苛刻的时候。它们再严厉也是不可破坏的。
这就是简爱的底线,也是她告诉很多女孩子的爱情底线,在灵魂上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平等的,不会也不应该像一只寄居生物那样依靠别人度此一生。爱情虽然美好且充满诱惑,但是应该坚守的底线必须不容破坏。
尽管万般伤心与不舍,她还是在冥冥中母亲的指引下选择了离开。
过去是一页书,那么无比美好——又是那么极度悲哀,读上一行就会打消我的勇气,摧毁我的精力。而未来是一个可怕的空白,仿佛洪水退去后的世界。
简爱的离开草率而仓促,这是我万分不赞成的一次逃离,这次离开对简爱而言是致命的。她简单的行囊与瘪瘪的钱包,令她在伤心欲绝的心境当中使自己狼狈不堪的不得不面对死亡。
幸好这只是小说而非现实,现实当中这样的一个孑然一身的孤女会遭遇怎样的不幸不可想象。
作者也用极尽悲惨的叙述令所有看过这本书的女孩知道了这样的出走可能面临的不仅仅只是死亡,也许还将会有更加恐怖的遭遇。
这些最悲惨的描写内容出现在本书的第三卷第二章。作者笔下的简爱虽然与死神擦肩,但她还是幸运的遇到了自己命中的救命恩人,由此,出现了本书的新的人物,牧师圣•约翰先生和他的两个妹妹。而巧合的是这一家人竟然与简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然这些并没有在这四章出现,谜底还要在最后揭晓。
在圣•约翰的帮助下,简爱的乡村女子学校教师的新生活就此开始。
好啦!这就是今天的解读分享,明天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