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后记


      老舍在他的散文《过年》中说过“最怀念的,还是小时候过的年。”

      今天是正月初九了,年也算是过了,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了。也不必再等到过了正月十五才算是过了年,在如今物质繁荣的时代,每天都是过年。我们都在怀念小时候的过年,老舍是这样,我也是这样,尽管我们各自的小时候相差八九十年。

      我的老家也是在农村,一到过年也是格外的热闹。过了腊八便是年,人们在迎接新年的倒计时中期盼是最美好的时光,日子越来越接近新年,我们的心里面都是特别甜蜜的。年前的街上人头攒动,有卖对联的摊位、卖糖球的老人,有打气球的铺子、卖服装的门面,有烤红薯的炉子、炸炒米的老人。街道上慢慢多了起来的都是采集年货的人。

      小时候的好衣服一般都是很少,有时候会捡回来别人家孩子嫌小的衣服来穿,过年是有新衣服穿的,所以大年三十的晚上新衣服早早就摆在自己的床头,等着初一早上迫不及待地换上。

      小时候是没有机器复印好的对联的,年前大多人家是要买来红纸张,用小刀裁成门框相符的尺寸,然后叠成一个个方格子,照着对联书籍写起来。贴对联也是要消耗大年三十一下午时间的大工程,事先是要用面粉在碗里用热水冲泡成面糊,这就是贴对联的胶水,贴在墙上的对联坚实牢靠,有的甚至在来年再贴对联时候清理起来都是件麻烦的事情。门楣上的新花钱,是用一层层叠起来的红纸裁剪好,钢锯条做成的刻刀,一刀一刀刻出来的。花钱的花纹有很多种的,有大大的“福”字的,有大大的红鲤鱼的,还有“恭喜发财”字样的,格外喜庆。当大红的对联贴在门上的时候,已接近吃年夜饭的时候了,年的氛围渐渐浓郁起来,伴着厨房飘来的香味,格外地让人陶醉。

      三十的晚上是要吃年夜饭的,这习俗是中国年必不可少的。全家人坐在一起,一边开着电视看着春节联欢晚会,一边享受着美味佳肴。一年的苦恼就在年三十的晚上烟消云散了。守岁就是大年三十一直等到新一年钟声的敲响,我也会在零点准时燃放准备好的烟花,“biu”的一声,串天猴火光四射,飞得无影无踪。

      天亮了,小巷里响起了熟悉的舞龙锣鼓声,整个小村又在年的气氛中沸腾起来。正月初一,家家户户开始拜年了。很多小孩子跟着舞龙队一起凑个热闹、讨个喜庆。人们相互串门拜年。擦炮是小孩子压岁钱买来的,炸得牛粪到处飞,或者是用铁盆盖住,炸得老高再掉落下来,亦或是用砖头绑起来扔到河里,一声闷响伴着水底的小束闪光,岸上是水花四射的欢声笑语。

      年又过了,人们也各自奔向自己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欢乐依然留在故乡过年的记忆里,渐行渐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武陟乡村记忆:小时候过年 作者:司马喆 春节,是伟大中华民族流传几千年的传统节日,劳动人民一年一度热闹、隆重地过春...
    司马喆嚞阅读 1,161评论 2 5
  •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1、过年的起源 春福齐至,年味正浓。 过年...
    爱蹭鞋底的蚂蚁阅读 1,219评论 7 9
  • 初一从玉溪回到昆明(什么时候把昆明当成了家),姑姑一行四人加上我们一家四口去元谋老公家过年。 够热闹了,可烦恼也接...
    爱东东的玫玫阅读 157评论 0 0
  • 今年过年也就是从猴年过到了鸡年。 由于没有买家具,今年一家人还是选择回老家过一个传统的年。我是腊月二十七回的家,爹...
    津津宝贝阅读 245评论 2 1
  • 今天是大年三十了,也是我国最传统隆重的节日――春节。 走过了人生岁月的一年又一年,藏在心灵深处的年味,或浓或淡、或...
    雪梅姐在上海阅读 1,195评论 5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