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濛濛月亮湖
《黄桷小屋》吳圣荣
听朋友们讲起南山月亮湖,心痒痒的,早就想去看看了。
今天,空闲,细雨纷纷。赶紧收拾收拾。走,游月亮湖去。
下雨天游月亮湖?
是啊,古诗云:"冒雨游山也莫嫌,却缘山色雨中添"。游湖也当如此,何况我喜欢雨中漫游的味。
转过大金鹰的峭崖,登几层不陡峭的石梯。月亮湖就横在眼前了。那是一抺长长的,窄窄的绿水,象一钩弯弯的月牙,象一块黛蓝的碧玉,镶嵌在峰峦起伏的南山深处。湖近旁,就是有名的南山第一峰,春天岭。
好山好水好地方。踏进月亮湖,第一眼就醉了。虽然雨雾濛濛,我依然能感受到山的伟岸和湖的妩媚。沿湖的步道平平顺顺,颜色青青的,有点青石板古道的感觉,不错。
雨,柔柔地下。唐代诗人张志和有句诗很有名,"青箬笠,绿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我一个闲女子,可不稀罕什么渔父渔夫的。喜欢的是戴望舒的《雨巷》。想做那个"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有着丁香一样的芳香",结着淡淡的愁怨的姑娘。我换上淡紫色的旗袍,撑开桃红色的油纸伞,在悠长曲折的月亮湖步道,徜徉徘徊了。步道上似乎只有我一个人,月亮湖好象只属于我自己。这就是雨中游览的佳妙。
细细的雨,飘飘洒洒,纷纷扬扬,淅淅沥沥,缠缠绵绵,犹如梦幻中的江南烟雨,如细丝,如薄雾,如轻烟,如春梦,把山,把湖,把树,把我或浓或淡的罩着。濛濛胧胧,隐隐约约的。但近处的花,竹,石,柳还是清晰可见。小鱼儿顶着细细的波纹,
摇头摆尾地,变着花样和我嬉戏,水鸟飞过来,潇洒地一收翅,落在眼前的柳条子上,唱两声,展开翅,又隐没在雨雾中。"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大概就是这样的情景。抬眼望了望春天岭,白雾中透着隐隐的青绿,凝聚出如诗如梦的水墨南山。
南山,有着浓烈厚重的历史沉淀。单单是"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和凃山氐凄美动人的爱情,就不知催生了多少令人动容的传说。"望儿楼"哟,"虎乳泉"哟,………而眼前这一泓碧水,不就是贤良多情的凃山氏那滴不尽的相思泪!不就是她那一腔思念化成的万古情愁,在细雨中演绎的"千年等一回"的凄美与忠贞!
雨,渐渐大了。别怕,只是雨丝儿密了些,还是细细的。偶而山风送来几绺,落在手上、飘在脸上,柔柔的,象母亲温润的手,象爱人甜蜜的泪。人们常说"女人是水做的",爱水是女人的天性。水至柔而无形,山之上为云,山之峰为雾,山之壑为岫,山之谷为岚,山之崖为瀑,由天而降为雨。"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心兮,滄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兮"。这细雨不就是滄浪之水吗
?濯我之缨,濯我之足,我能不钟灵毓秀,萧散恬然?这一念起,游兴更盛。
雨越发大了,远山近水,白茫茫一片。我
依着山势,走走,停停,看看,想想。一边欣赏眼前的美景,一边在唐诗宋词中搜寻着能和这景致贴切的唯美的诗句。什么"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什么"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都觉得不对劲。想着想着,自己也笑了。每处风景,都有各自的特色。观景的人,也有不同的心境。要想找寻一首往昔的诗句来描摹月亮湖,来表达书写此刻的我心我情,即使能,恐怕也相当不易。既然难,算了吧。
雨渐渐小些,远近的山峦慢慢显现出来。月亮湖步道山路十八弯。左一弯,右一拐,每一曲,每一折都展示着不同的画图。四围群山,如凤凰展翅,连绵不绝,各山有各山的姿态,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远近高低,各有不同。看不厌,看不够。突然,雾气中沁出一抹腥红,是杏花村里的酒旗?是山丹丹上的杜鹃?走近些一看,哎哟,是几个年青的女子,红衫红裙,也撑着红伞,聚在半坡,凝神地欣赏这如琴似梦的湖光山色。好美的群芳赏湖图,好美的湖艳群芳照!赞叹之余,却有一丝儿妒嫉。可转念一想,在她们眼里,兴许,也把我当作这绝美画图中的画中人呢。我们都在用各自的美装点着自然,自然也因为我们而如此美丽。我们创造着美,也享受着美带来的愉悦与欢欣。
下午,雨没有歇,但似乎累了,小了许多。象细细的游丝,缓缓飘着。我沿着步道,上春天岭。路不陡,两旁的山松野草,在疏雨中颤巍巍,笑吟吟的和我亲近。这一来,一个人走,也不乏味了。走半晌,有些累。想起东坡老的诗,"脚力尽时山更好,莫将有限趁无穷"。那就不走了吧,一个人,能任着性子。恰好有个地方,闲着块大石头,率性就坐下来,倚着石壁,月亮湖就在我脚下。
雨停了。"云消雨霁,彩彻区明","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蒼"。月亮湖揭开面纱,尽情地展现那月牙儿一般俏丽的身姿和映满青山秀木的碧水。远处鷂鹰岩上翹首欲飞的大金鹰,近处沿湖的小桥流水,青瓦白墙,红花绿竹,蒼石曲径,就象一行行隽永的诗,写满了甜美与安详。一种崇高的情感油然而升,这是我家乡的土地,这是我美丽的家园啊!
我美丽的月亮湖啊,我爱你!
2019年4月于拙居不以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