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黄昏已不在耀眼。稀薄的空气少了几许人味,泛滥的人群穿梭于灯红酒绿中,我衣衫不整并且蓬头垢面地站在大学门口,看着一个个穿着光鲜亮丽的大学生谈笑风生地走在校园内,我心中不免泛起阵阵涟漪。他们各自走进堪比当年黄埔军校的教室,我紧随其后,四处张望了一下,没有拿警棍的,我把自己裹的很严,怕他们会嗅到我。一直仰慕大学的牌匾,不止挂的高,字也是醒目夺人,“教学楼”
金光闪闪,令人荡气回肠。脖子抬了许久,脚踝很是不开心,没办法只好低下头,一不小心就进教室了,不是我个高,是门槛太低。
我胆战心惊地坐在了教室的一个角落,听着一个校内知名教授在讲课,讲到高潮时也随意的送了学生们几个满天星,当然,祖国的未来栋梁之才也不甘示弱,回了老师一个拍案叫绝。此时,一个隐约穿着衣服的姑娘来到了老师面前,在耳边呢喃了几句,只见这位教授笑的抬头纹也能除害虫了。人往往就是越害怕什么就越来什么。最后那个同学你站起来下,回答下问题,此时教授的五官已紧紧凝聚在一起了。老,老,老师,我不会啊!你看看这个女同学,跟人家学学。我支支吾吾地说:老师,对不起,我今天忘记没穿衣服就进班级了。下次不敢了。
此时,祖国的教育音乐已想起,不知道是不是以学生的名义响起的,将五音发挥的淋漓尽致。
走出低门槛的教学楼,庆幸没有崴到脚,外面的天暗了许多,黄昏不知道跑到哪里去和人卿卿我我了。街边的霓虹灯并没有显得十分耀眼,被停在校门口的各路名车的闪光灯比了下去。定睛一看,一双纤长的玉腿出现在我眼前,长发飘飘,怀中抱了几本书,不知是中国古典教学方案还是另有天地。只见那女子向车里的男人甩了甩了头发,就扬长而去。许久,那男人才从空气中的体香清醒过来。我蹲在一旁,颇有感慨,想起来了《大学》中开篇便讲到,“大学之道,在于明德”,难道这就是明德的真理,我思考了许久瞬间恍然大悟。
可能是我想的太入神,身后的两个同学在讨论应该上哪个车说的不亦乐乎,我竟然浑然不知。只见他们并肩走向一个白色轿车,在霓虹灯下,他们的背影渐渐远去。我意外地听到了他们在车内的对话,还好,教育的音乐已经停止。“先生,借问酒家何处有?”“如家还是我家?”“不好意思,我是大学生”大学生就应该独立,要自主创业,要充分发挥好自己的本钱,对生活要有希望,对未来要有信心,你们不出来做事,将来怎么成为国家的栋梁。此言语说的慷慨激昂,远处的我都有些蠢蠢欲动,还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车中的女同学对此番言论更是感激涕零,鼻涕一把泪一把的说道,哥,走吧,你说的对,以前是我不懂事。我不想拖祖国的后腿。
白色轿车驰骋于马路上,这时的空气好像又增添一抹世俗的味道。人群已不在泛滥,有此大学生,祖国将来必能委以重任。此番景象,苍老了我的记忆,浅浅的哀伤斑驳了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