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逝去的年节,那些不变的亲情
一
大年初四,是几个姑姑带着我的表姊妹们到我的老家新年团聚的日子。因为疫情,几个老表没能参加,但也坐了满满四大桌。没有豪华的宴会厅,没有山珍海味,有的只是满满的亲情。中午是吃饭喝酒,下午是聊天打牌,傍晚临走前下一锅酸汤面,才各自余兴未尽地散了场。
爷奶在世的时候,春节聚会都在初二。爷爷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多年了,奶奶也已走了十年。初四聚会的这个规矩,是在奶奶走了以后定下来的。起初是在我爸妈家,后来姑姑们说我爸妈也年龄大了,操持一天受不了,要求赶时髦去饭店聚,并且轮流坐庄,每家管一年。可几年下来,问题又出来了,在饭店吃饭太浪费,整桌的菜吃不了,从旧社会过来的父辈们看着心疼。再者是在饭店吃饭时间不能长,吃完饭就得走,因为还要考虑服务员的感受。离开饭店没地方去,只有各自回家,都觉得聊得不畅快,玩得不尽兴。于是,每年春节的战场又转回了老家,有院子,有时间,可以可着劲造,想怎么聊就怎么聊,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想玩到什么时候就玩到什么时候。
二
每年过春节,即便是过中秋、端午,我都能想起我的爷爷奶奶。我的家是个很传统的家庭。以前虽然穷,但很有规矩,而这一切规矩都来自于爷爷奶奶的言传身教。比如,我从小就知道,坐桌吃席(虽然小时候一年也难得有一次吃席的机会),大人不动筷子,小孩子是不能动筷子的;吃菜只能吃靠近自己面前的盘里的菜,不能站起来去夹别人面前盘子里的菜;同一个盘里的菜,只能夹面对自己这面儿的菜,不能在盘子里乱搅乱挑。现在想想,那时候穷的天天饿肚子,还要坚守这些规矩,目不识丁的爷爷奶奶懂得,并且做到了,又传给了我们,实属不易。
逢年过节的规矩就更多了。中秋节要在院子里上香(敬天地或是月神吧),敬献月饼、水果,敬完了才让我们吃。俗话说,过了二十三就是年。爷爷奶奶很看重二十三这个日子。二十三是祭灶的日子,灶王爷要清点各家各户的人口,然后到天上向玉皇大帝汇报,人口是汇报内容之一。为了让灶王爷把我家的人口准确无误地向上天汇报,以确保全家平安,二十三这天要贴灶神画像,待全家人都回家以后,向灶王爷上香、上供,然后吃祭灶面,吃祭灶糖。记得小时候,早早的就盼着吃祭灶面、祭灶糖,可总要等到去新城卖菜的父亲深更半夜回来,才能开始祭灶,吃祭灶面、祭灶糖。那是一种煎熬,但也不敢吭声,只能等。
过春节的规矩更多。年三十晚上包饺子,总要往饺子里包上一分钱,大年初一早上谁吃到这个包钱的饺子谁有福。印象里每年都是父亲吃到那个饺子,但除了看见父亲吃苦受累,丝毫也看不到他有什么福。但年年如此,从不间断。年三十好要敬祖宗。爷爷会把祖宗轴(以前是用红纸写,年年换,后来是买的印好的,写上祖宗姓名,年年用)挂在墙上,摆上十碗八碟的贡品。饺子出锅后,爷爷或者是奶奶先要在院中央、各个门框、灶神像、祖宗轴依次上香、点饺子汤、磕头,然后全家人才开始吃饺子。在那个年代,没有电视机,没有大鱼大肉,吃了饺子就算是过完了年三十。并且为了不惊扰了各位神灵,年三十晚上是不能大声说话的,我们全家都轻手轻脚,给除夕带来了很多神秘感和庄重感。小孩子们待着无趣,强撑到过了十二点就去睡了。爷爷却是要守岁到天亮,坐在祖宗轴前桌子旁边的椅子上,换蜡烛,不间断地上香。
大年初一,凌晨五点钟父亲就起来放鞭炮,我们也在鞭炮声中醒来。起床洗漱后,第一件事情是在祖宗轴前给列祖列宗磕头,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磕头。这些也是雷打不动的规矩。
大年初一还有很多规矩。比如,不能倒尿盆,不能扫地上的鞭炮,不能倒垃圾,天亮之前还是不能大声说话,等等。现在想想这些,传统的过春节可绝对不是象现在这样可以狂欢的。
爷爷奶奶相继离开我们以后,父亲母亲接过了他们坚守了一辈子的老规矩,我家的年还是守着传统一年又一年地过。
三
现代人过春节,有在家吃喝玩乐,醉生梦死的;有携家带口外出旅游的;有除夕或初一在饭店订桌年夜饭,一家人或一大家子人在一起吃顿饭,年就算过完的;有把春节当成休息日,在家里昏天黑地睡上几天几夜的。真正除夕守岁、初一拜年的越来越少了,短信拜年、微信拜年倒是从除夕到初一,铺天盖地。在我看来,发信的是在走形式,收信的也会觉得是负担。
说起春节外出旅游过年,我是从来没有过的。一是经济条件不允许,春节扎堆旅游,啥都贵。二是我们家过年的规矩不允许。从我成家二十多年以来,我们只有一次没有在大年三十回家过年。好像是1999年春节,我的一位老领导对我说,你已经成家立业了,应该在自己家过年。出于对老领导见多识广的崇拜吧,我听了他的话,除夕没有回老家。初一早上回到老家,见到奶奶,看她一脸的不高兴。我给祖宗磕了头,就去给奶奶磕头。她没有像往年那样,嘴里说着“不磕了,不磕了”的话,但你能听出来她的高兴。这次她见我给她磕头,扭头就走,不搭理我。我照例给她些新钞票,她也不要。我知道,我闯祸了,除夕不回老家坏了规矩。
从那以后,除夕回家过年成了我给自己定的规矩,风雪无阻。很高兴的是,我的这个规矩也影响到了我的孩子。
四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出现文化断代延续至今的原生文明。中国人没有原始宗教信仰,缺乏发自内心的自我约束,甚至长期没有健全的法律约束。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被传承延续五千年,靠的是对祖宗的崇拜,是家族宗法维系着我们这个民族。为了确保社会稳定,封建帝王在不同阶段,通过推崇不同的思想,达到其统治目的。但无论推崇何种思想,都没有放弃利用家族宗法制度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虽然我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正在向全面依法治国迈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进一步弘扬,并日益深入人心。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从家族文化传承开始,凝聚人心,是中华民族始终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团结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