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有没有经常碰到这样的困扰:
■每天都很忙,但依然完不成任务清单上的事项;
■拼尽了全力,但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
■不断被琐事打扰,无法支配自己的时间……
在这个过度互联的时代,世界变得越来越喧嚣,我们每天面临着纷繁的选择而无所适从。如何开辟出一片安静的空间,实现真正的专注?
《精要主义》这本书给了我们答案。“精要主义”是一种思维方式,让我们可以实现“做更少,但更好”。
作者是英国的财经商业作家格雷戈.麦吉沃恩,被誉为“21世纪的史蒂芬.柯维”,他是精要主义的提出者、倡导者和领导者。
其实,我们大家对这个概念也不陌生,《道德经》里就说了:“少则得,多则惑。 林语堂也告诉我们,“生之智慧,在于摒弃不必要之事”。
读完这本书,有以下几点让我深受启发。
01
辨别出重要的少数,淘汰不重要的多数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都会有以下的错误想法:
① “这些我必须做。” 真的必须吗?
② “这些都重要。” 真的重要吗?
③ “我能二者兼顾。” 真的能兼顾吗?
事实是: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大部分都是无价值的,仅有极少的事物例外。
正如约翰·麦克斯韦尔(John Maxwell)所写:“几乎一切事情的次要性再怎么高估都不够。”
有时候,我们不做什么恰恰和我们做什么一样重要。
根据幂次定律,某种努力与其他努力相比,成果呈指数级增长。努力和收获之间的关系不一定是呈线性的,所以,我们要学会辨别出重要的少数,淘汰不重要的多数,将时间和精力花在真正有价值的事上。
02
止损就是最大的赢
你是否也曾在无意义的事情上不断投入时间和努力,而不是斩仓止损?
你是否也曾在成功无望的投资上越砸越多,而不是收手脱身?
你是否也曾在没有前途的道路上一条道走到黑,因为不想承认从一开始就选错了方向?
以上的这些情景,我想我们都曾有过。尽管已经深陷仍想补偿,却反而损失更多,这都是因为我们不愿意忽略已经沉没的成本。
什么是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指的是,由于已经投入其中的成本无法收回,而对某项已知的亏本生意继续投入时间、金钱或精力的倾向。这很容易导致一种恶性循环:投入越多,就越想破釜沉舟坚持到底,直到投资获得回报。要知道,在某事上投入得越多,要从中抽离就越困难。
而精要主义者却有勇气和自信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脱身抽离。
沉没成本,该忽略就得忽略!
03
建立常规,让重要事务处于默认状态
非精要主义者认为,重要的事情都是被逼着做成的。执行不过是一种很生硬的努力。为了把事情完成,我们埋头苦干,用的是九牛二虎之力。
精要主义者的做法则截然不同。他们设计一种常规,让自己所认定的精要事务沿着默认的路径实现。由于有了正确的常规,每一分努力都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常规,是移除障碍最有力的工具之一。没有常规,我们就被非重要事务牵扯得没有余力。但是,如果我们创造了一种处理重要事务的常规,执行就如同拥有了自动驾驶仪。这样,重要之事就不用我们有意求之,而是水到渠成,无须思虑。我们也就大可不必日日耗费宝贵的精力,安排何事为先,何事为后。
比如,我们可以建立这样一个常规:让攻克一天中最困难的任务成为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情。
常规,对智者而言,与雄心壮志无异。
——W.H.奥登
结语:
在这过度互联的时代中,要找回淹没在海量信息中的知识,要在数不胜数的事务中集中攻克有意义的少数,要在纷纷扰扰的生活中聚焦于最重要的事,精要主义给我们提供了指引。
让我们将“更少但更好”的精要主义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的人生更有效率、更有成果。
我在一块大理石中看到了一位天使,我不停地雕刻,直到将它释放。
——米开朗基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