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贾宝玉写出“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林黛玉为开解,回以“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撇开故事情节与人物特性不谈,只此一节,便可一窥《红楼梦》于佛道之见解,传递“空” “无”之意。
然,“空”“无”,虽看破人世无常,未免消极悲观,于现实实相无后劲支撑之力,尤以自我成长,困境突破,奋发进取为志,无甚助益。
若为消解痛苦,面对生死,佛法可为一途,若论现世艰难困苦应对之道,佛之一途委不可取。
儒释道作为中华文化三大支柱,真正入世之道,以儒为中坚主流,以积极主动,建功立业,奋发进取为要。
基于中华文明土壤,自孔子以来,儒家强调内省修身,至朱熹“存天理,灭人欲”,佛所谓“三毒”,皆以人欲克之。
然而,人欲乃天性,克之有违生命本质,必受反噬。
若只以人之天性游走天地之间,又是何境况?
何不去《中庸》寻求答案。
《中庸》核心要义归结为两个字:“用中”。
中庸之道真实含义,核心要害是对“中”的理解,即“心中”、“水中”之“中”,指人心内部的东西。
所谓“和”,即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现实相和谐。
“中”为本、为体,“和”为用;“中”为性,“和”为情。中庸之道,用中的方法,就是要“致中和”,即性情合一、体用不二。
《中庸》讲人性修养,核心要义是通过人的自我修炼、自我成就,达到内心世界与外部现实相和谐。包括:人内心世界(各种欲求)的一致性(内心平衡),以及内心世界与外在现实相和谐。做到这些,一个完整的、完美的人格,就形成了。在万事万物之间,人在精神上、物质上,自然就一种自洽的、平衡的和幸福的状态。
人性修养达到这个目标,难度在于,内心的煎熬,就是内心世界各种欲求之间无法平衡,成为欲望与现实之间的鸿沟。
“致中和”,是解决内心与现实,个人与环境关系的正途?
未完待解!
部分摘录《李义奇 一见2020•说中庸》https://mp.weixin.qq.com/s/B4CN8bMW6R827raBpJLX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