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罗曼·罗兰说,爱是生命的火焰, 没有它, 一切变成黑夜。
孩子,你也要坚强,终有一天你会长大,离开父母。
但我在《无声告白》看到的是,因为有了爱,才令原本火焰般的生命变成了黑夜,一直到永远。
断断续续,花了近6天时间,才看完这本书,现在的我依然还沉浸在那种压抑,令人窒息的不愉快体验中。
作为伍绮诗首部长篇处女作,它是好得,好得那么极致。叙述娴熟,笔触闪烁着散文的美感与精准,观察与洞见则像社会学家一样深刻。
它的情节展开也极为极致,扣人心弦,开篇以“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的悬念,展开出一场两代人之间的悲剧。
父亲詹姆斯,一个“移二代”,父亲是擦走廊的保洁员,母亲是厨房帮厨,家庭赤贫。自卑,敏感是他最明显的性格标签,不敢与人交朋友,害怕别人知道他的身世,他的卑微。带着这些复杂的情感与父母期盼,他勤奋努力,成为学霸,考上了哈弗大学。
玛丽琳,一个单亲家庭长大的白人女孩,聪慧美丽,有野心,有梦想。最终没有成为母亲期许的那样,成为优秀女医生,却嫁给一个华人哈弗毕业生。
2
她爱他。是因为他的与众不同、腼腆而热情、干净温暖。他娶她,不仅仅是因为她的聪慧美丽,还带着依靠她步入自己无法企及的白人社会期盼。
他们的结合,跨越了种族,夹杂私心、隐瞒,这将注定他们的家庭与他人不同,孩子亦是如此。
莉迪亚,家中老二,父母的宠儿,遗传了母亲的蓝色眼睛和父亲的黑头发。她安静孤僻,没有朋友,父母面前总是带着一张假面具。
在她身上加注着父母所有期望,母亲希望她成为优秀的医生,而父亲期望她交更多朋友。
她表面乖巧顺从,实则压抑痛苦,仿佛牢笼中的困兽,她想反抗,想挣扎,可又害怕母亲再次离家出走及父母失望的眼神。
只有在他们看不到的地方,她才敢卸下伪装。最终因太过压抑、痛苦的生活,她选择放弃生命。
3
内斯和汉娜,一对永远容易被父母忽略的孩子,渴望着被爱。
多数时候,内斯就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着莉迪亚黑暗的世界。可在内斯世界里,同样黑暗无光。
父亲看到他,就会想起小时候那个自卑、懦弱的自己,令他感到羞愧,因此总是可以忽视他,直到成为习惯。
内斯内心同样厌恶这个家庭,在收到哈弗录取通知时,他迫不及待想着离开。
汉娜呢,自懂事起,她就清楚自己在家里的地位。总是躲在某个角落里,静静地观察着整个家,就像她本来就不属于这个家,所以旁观者清。
她知道父母对姐姐寄予厚望,她知道杰克对哥哥的秘密,她知道姐姐为了父母而努力,她知道姐姐出事前晚姐姐一个人偷偷溜出去。
4
这部小说之所以会成为悲剧,最大原因在于父母除了给孩子DNA外,还把自己思想,所有未能实现的愿望施加在孩子身上。
如果是在孩子还小时,这样还好,他会为了讨好父母,得到奖励,容易顺从你。可长大之后,会有自己的思想。当两代人观念不一样,要么变成杀伤力很大的对抗关系,要么有一方妥协。莉迪亚就是妥协的那一方,且长期是这样。
所以在她负面情绪越积越多后,心理那根脆弱的弦就会崩塌,最终走向毁灭。
生活中,这种例子也有很多。
比如,父母要求孩子考高分,拿第一。又比如,要求孩子发展各种爱好,最好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同样,父母老时,孩子也会要求父母,比如强行要求父母给你带孩子。
这就形成一个现象,孩子小时受父母强制,父母老时受孩子强制,人格不健全,心理毛病的人很多。而为了摆脱这种现象,最好方式是减少干涉,不干涉,自由成长。
5
在一个儿女成群的家庭里,单独对一个孩子多一分爱,就是偏爱。对其他孩子而言,就是缺爱。
不可避免的是,在这些孩子中,可能有一个孩子他可能特别聪慧,乖巧,可爱。这时人的心,就像天秤一样,自然的偏向他。
那么因为这多一分爱,这个孩子容易产生两种情况:一种是太过依赖,心智不成熟。
另一种像莉迪亚一样,因为爱感到痛苦,压抑。
而其他孩子,因为缺爱,容易自卑,怯懦,社交能力不行。这还可能演变成一种心理病态,因为嫉妒怨恨父母的过多爱,而对另一个孩子“怀恨在心"。
我曾有个同事就是这样,她比他弟弟大10多岁,父母老来得子,对弟弟无尽宠爱,导致我同事经常有个可怕念头——想掐死她弟弟,当然最后没有实行。
我一直认为家是一个温暖的地方,父母在爱的同时,也需有足够耐心与陪伴,善于观察孩子心理变化。
孩子,你也要坚强,终有一天你会长大,离开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