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工作以来要参加的第三个尾牙了,这就意味着我参加工作的时间马上也要奔向第三个年头了。来来去去的同事也一个接着一个,有时候觉得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来去才会带来生活的改变,有时候又觉得来去多少带了一些无奈的决定。
2014.07,我来到友达,成为一名工程师,这里被称为EE RDPE。部门分为EE、OM、AC这3个function,今年这个部门一共进来5个新人,4男1女,3个EE和2个OM。可以看出,老板还是想要招男生的,至于我,也许也是无奈之举吧。
我刚进来时,有一个同事刚离职,以至于我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还有两个女同事在休产假,后来也陆续回来上班。作为刚进来的新人的日子,多少有些拘束,没有太多可以说话的朋友,吃个苹果都有些怕怕的。最喜欢周末,因为可以自由自在。后来慢慢熟悉了,也就越发喜欢上班的日子了。
第一个离职的同事是一个休完哺乳假的博士,AC function的一个姑娘,大概是2015年4月。她的这种离职意料之中,毕竟这个岗位本科都可以胜任,何苦要博士这种学历带来的高成本。小硕成为这两者之间最合适的人选,不会太高,又比较适合一个公司的研发岗位。
后来,AC的老板又从外包那里调了一个人过来,很善良的小步子。我坚信人与人之间有磁场,我与博士站在一起就觉得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我与小布子认识不久就愿意给她分享心里的小秘密,她会很亲热得叫我小兰子妹妹,我也非常愿意在她休二胎产假得时候,代理她的部门教委会的工作。我与小步子的磁场就会相互吸引,可能我们是同一个世界的人吧。
一直到2015.9,这段期间没有人离职,也没有人进来,都没有女同事休二胎产假。后来OM2课进来一个新人,大家都喜欢叫他YY,那时候他女儿刚刚出生。来到友达是因为原东家很远,也很辛苦,但是薪水待遇挺好。所以来到友达大部分原因是离家很近,可以照顾妻儿老小。
YY的师傅Li,一个我很喜欢也很羡慕她生活的姑娘。Li有我羡慕的哈工大硕士的高学历,所以升学、找工作的经历就像人生赢家一样顺生顺水。Li还有我所期望的生活,她的老公跟她从大学一直走到研究生毕业,一起来到苏州友达开启社会生活得篇章,一起打拼买房买车,她的儿子也是刚出生的可爱小baby。她的生活就像所有平凡得人的模式一样,不算太富裕,但是很富足。这个姑娘所有的背景,经历甚至她活泼开朗的好人缘都是我所没有的,因为得不到,所以永远在骚动。
2015年10月,我的羽毛球师傅,在友达工厂待了10年的工程师也要离职,并且投入到卖保险的行列。师傅和师娘也同是哈工大的校友,并且因为师傅的热情,我才更好的熟悉公司的环境和人脉。师傅的离职,是去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那是我想都不敢想的物质丰富的生活。因为不在一个部门,平时也并没有太多交集,可还是觉得很不舍,毕竟他教会我很多人情世故,告诉我很多工作和做人的道理,还把一个发球都不会的羽毛球菜鸟培养成了爱好者。他教会更多的是生活,给我最大的帮助也在生活里。因为他的慷慨解囊,因为他的雪中送炭,我才可以慢慢过上我的小日子。工作和生活,我始终觉得生活大于工作,师傅必定是生命永远不会忘记的人,因为这是一道明亮的友谊之光,会一直照亮我前方的路。如师傅所想,离职后转卖保险的他,如鱼得水,一路开挂,顺利走入物质极大丰富的生活。我多希望将来有一天跟他一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因为师傅离职开挂的人生,Li也提出离职要追随师傅的脚步。她说,她刚好30岁,3岁儿子刚好可以放开手,老公可以独自养家,她想过不一样的生活。这个世界讽刺得可怕,这个姑娘有我羡慕得一切,可是她不喜欢这些,她觉得自己得生活太顺风顺水。得不到的在骚动,得到的就会有持无恐。经理毕竟爱才,多次挽留,最终在去年尾牙的时候把她留下来。我觉得她想去卖保险,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物质生活,如她所说,想追求不一样的人生。可是现实生活呢?家人的不理解不支持也许最终击垮了她的信念,不知道什么原因,她还是选择了留下。不知道许多年后的我,会不会面临同样的难题?
YY的到来给部门带来一些欢声笑语,他也很享受每天准时回家照顾女儿的生活,只是工资真的太少了。面对嗷嗷待哺的女儿,他也选择了离职,这时候已经是2016年5月。他的离职,是我最能理解的。因为责任,因为没有足够的物质生活,因为承诺过要给另一个姑娘幸福生活,所以他选择了离开。其实,我也好想离开,跟他同样的原因,因为钱少,因为我想给我们双方父母更好的生活,因为我想靠自己的能力活的更好。可是,我给自己找了一个借口,我还没有生孩子,暂时还不好换工作。也许,这也是一种社会现实,也有可能,它是我的一个借口。
YY离职后,OM2课来了一个应届毕业的小鲜肉,有了新鲜血液的部门,大家都似乎特别关爱小鲜肉,聚餐带他,打球带他,就想给他营造一个特别好的工作环境。有时候我都觉得不公平,为什么当初我是新人的时候,部门没有给我特别的爱与关心?也许有些人得天独厚,容易受宠,而我,就必须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这一切。
以为日子会这样平平淡淡的过,工作也这样走上正轨,越来越多的同事开始慢慢喜欢上我。有一个同事说过,你最大的好处是真诚,不装懂,所以他愿意帮助我,讲很多我不懂的知识,比老板指派给我的mentor教得更多更好。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即使是恩爱夫妻的两个人,不到三年职业生涯的另一个心灵鸡汤师,AC function的老板也要走了,回台湾报道。同时,AC的另一个技术担当也要走,突然要走掉两个人,才发觉我们相识的时间并不长。
技术担当的离职对于我并没有太多影响,只是深深被他的技术折服过,在他担任讲师的那堂课,他选择我是最佳学员。代替小步子担任部门教委会的工作,很多人觉得已经是我的分内之事了,只有这位技术担当当众说过教委会干事最辛苦。我承认,我被这句话暖到了。我们是不是时常被别人不经意的话语和举动感动到?只因为他在某一刻懂你的辛苦。我们都会经常对别人付出,如果别人懂你的付出,那就刚好触碰到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AC function的老板,CCC,我曾经无数次跟家人、朋友提起过的人,跟师傅一样,都是生活对我最大的感恩。他是什么样的人?他给整个AC的同事准备礼物就肯定有我的一份,他请我吃过公司咖啡厅的所有蛋糕甜点,他喝酸奶必然会带一瓶给我,他会第一时间看到我所有的情绪变化,当然他也严厉教育我的丢三落四和不干净的办公桌面。可是,他也要走了,以后就是一个对我好却不图我回报的陌生人而已。他走的时候,我送了一个十字绣卡套送给他,虽然我知道他不会用,不过这种一针一线缝出来的东西,带着我很多感激在里面。特别希望你身体健康,有机会去台湾玩,可以聊个天喝个茶。
AC的两个人在2015年12月初离开,然后就到了今天的尾牙,小鲜肉说他也要离开,还在试用期内。台上讲了很多感恩的话,我听不太懂,但我也理解他的离职。苏州本来是个宜居宜生活的城市,可2015年那一轮暴涨的房价,吓退了多少有志青年。如果我当初不是退无可退,如果我还可以有选择,我是万万不可能来这个城市的。
我在实习期间被一家研究所的领导当众羞辱,问我是不是不想干;我曾经去一家小企业的经理说长得不接地气而不适合这个岗位;有家公司的面试官指着我一张又一张荣誉证书,说那些都是没用的东西,可那毕竟是我学生时代最用心获得荣誉;我曾经跑到一家坐落于垃圾场的小工厂面试,3个中年男人围着我问这个问那个,我连他们倒的水都没有敢喝;我在我闺蜜的公司,考了5场笔试,即使有一次考的很好,依然没有进入面试;有一家特别赏识我的研究院,主管是两个意大利人,却要我跟他们去深圳发展。那几个月的时间就像人生的噩梦一样,遇到了很多人,经历了太多流泪。
2014年的苏州对于我是一个怎样的存在?没有亲人,少许朋友,没有大学基础,没有一个可以落脚的地方,单凭着一份固执,一个人带着一叠简历来到这里,甚至跑到劳务市场去应聘。可我最终找到我赖以生存的地方,但我也不曾想过要在这里扎根筑营,因为看不到未来。
2016年的苏州,于我的意义就不一样了。有了亲人,有了同事,有了很多好朋友,有了看得到的未来。如果还是两年前的我,我也会像小鲜肉那样回去,带着女朋友回到老家,离父母近点,离现实生活更近一点。
2016年的尾牙,就这样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