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
#21天共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第11天第十一章,日期:10月24日
(答题时,作业头不要修改,问题不要删除,这样方便群管理统计),
问题1,做理想化的辩论就必须满足哪几个条件?
【答】要做到理想化的辩论必须满足以下三种条件:
1、不带情绪争论,要理性的争论。
2、要把自己的前提或假设摊出来。
3、在化解争论时出现的盲点时,尽力做到不偏不倚。
问题2,如何判断一本书的逻辑是不是正确?比如以前非常流行的成功学,现在被很多人批评有问题,你也可以用一本书的观点来举例。
【答】说一位作者是不合逻辑的,就是说他的推论荒谬。一般来说,荒谬有两种形态:一种是缺乏连贯,也就是结论冒出来了,却跟前面所说的理论连不起来。另一种是事件变化的前后不一致,也就是作者所说的两件事是前后矛盾的。
暂时我想不起来自己读过的书有哪一本出现过这样的不合逻辑。
问题3:读了这一章之后,对着书中的分析阅读的三个阶段中的15个规则,说说哪些你做到了,哪些需要提高?
【答】分析阅读三个阶段的15个规则如下:
一、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规则
1、依照书的种类与主题来分类
2、使用最简短的文字说明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3、将主要部分按顺序与关联性列举出来。将全书的大纲列举出来,并将各个部分的大纲也列出来
4、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二、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诠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
5、诠释作者的关键字,与他达成共识
6、由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
7、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从内容找出相关的句子,在重新架构出来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没解决的。再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没解决的问题
三、分析阅读的第三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A、智慧礼节的一般贵州
9、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轻易批评
10、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11、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B、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12、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13、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14、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15、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以上15个规则中,我觉得自己已经做到的规则寥寥无几,也就是前面两阶段的8个规则中的其中几个。暂时还没学会如何智慧地去评论一本书。
(PS:以上15个阅读规则并不适用于阅读小说或诗集)
备注:答题没有对错,不限制字数,不用相互比较,出题目只是促进大家思考,我跟大家一样也是学生,大家甚至可以自己思考其他的问题,我只是引发大家而已。
《传习录》第27天
希渊问:“圣人可学而至。然伯夷伊尹于孔子,才力终不同。其同谓之圣者安在”?先生曰,“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精金之所以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也。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然圣人之才力,亦有大小不同。犹金之分两有轻重。尧舜犹万镒。文王孔子犹九千镒。禹汤武王犹七八千镒。伯夷伊尹犹四五千镒。才力不同,而纯乎天理则同。皆可谓之圣人。犹分两虽不同,而足色则同。皆可谓之精金。以五千镒者而人于万镒之中,其足色同也。以夷尹而厕之尧孔之间。其纯乎天理同也。盖所以为精金者,在足色,而不在分两。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犹一两之金,此之万镒。分两虽悬绝,而其到足色处,可以无愧。故曰‘人皆可以为尧舜’者以此。学者学圣人,不过是去人欲而存天理耳。犹炼金而求其足色。金之成色,所争不多,则煅炼之工省,而功易成。成色愈下,则煅炼愈难。人之气质,清浊粹驳。有中人以上,中人以下。其于道,有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其下者,必须人一己百,人十己千。及其成功则一。后世不知作圣之本是纯乎天理。却专去知识才能上求圣人。以为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我须是将圣人许多知识才能,逐一理会始得。故不务去天理上看工夫。徒弊精竭力。从册子上钻研,名物上考索,形迹上比拟。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正如见人有万镒精金,不务煅炼成色,求无愧于彼之精纯。而乃妄希分两,务同彼之万镒。锡铅铜铁,杂然而投。分两愈增,而成色愈下。既其梢末,无复有金矣”。时曰仁在傍曰:“先生此喻,足以破世儒支离之惑。大有功于后学”。先生又曰:“吾辈用力,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6〕士德问曰:“格物之说,如先生所教,明白简易,人人见得。文公聪明绝世,于此反有未审。何也”?先生曰:“文公精神气魄大。是他早年合下便要继往开来。故一向只就考索著述上用功。若先切己自修,自然不暇及此。到得德盛后,果忧道之不明,如孔子退修六籍,删繁就简,开示来学,亦大段不费甚考索。文公早岁便着许多书。晚年方悔是倒做了”。士德曰:“晚年之悔,如谓‘向来定本之悟’。又谓‘虽读得书,何益于吾事’?又谓‘此与守书籍,泥言语,全无交涉’,是他到此方悔从前用功之错,方去切己自修矣”。曰:“然。此是文公不可及处。他力量大。一悔便转。可惜不久即去世。平日许多错处皆不及改正”。
【译文】
蔡希渊问:“圣人的境界通过学习固然能够达到,但是伯夷、伊尹和孔子比较起来,他们的才能是有所不同的,但孟子统称他们为圣人,这是为什么呢?”
先生说:“圣人能够叫做圣人,是因为他们有一颗纯然合乎天理而没有丝毫人欲掺杂其中的心。就像纯金之所以是纯金,也只是因为它没有掺杂任何铜、铅等杂质,成色很足。人纯然合乎天理才是圣人,成色饱足的金才是纯金。圣人的才力有大小之分就好比金的分量有轻重。尧、舜就好比是万镒的纯金,文王、孔子好比是九千镒,禹、汤、武王像七八千镒的纯金,伯夷、伊尹则像四五千镒的纯金。他们的心都是同样纯然合乎天理的,虽然才力不尽相同,也都可以算作是圣人。就好像是金,只要在成色上十足,即使分量不同,也都可以算作纯金了。把五千镒的纯金溶入万镒的纯金里面,成色还是一样的;把伯夷、伊尹安置在唐尧、孔子当中,他们的心都同样合乎天理。所以纯金的界定,是因为成色而非分量;圣人的界定,也是因为他们的心合乎天理而非因为他们的才智。因此,即便是普通人,只要愿意做学问,让他们的心纯然合乎天理,是同样能够成为圣人的。就像是一两重的金子,相比于万镒重的金子,虽然分量相差很远,但在成色上,是不会有差别的。因此,孟子才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学者学习圣人,不过是去人欲、存天理罢了,好比炼金求成色充足。金的成色相差不多的时候,就可以省下许多功夫,炼成纯金比较容易。成色越差,冶炼也就越难。人的气质也会有清有浊,有中等以上、中等以下的差别,对于圣道,有的人生来就知道并且自然就能去实践,有的人则需通过学习才知道并实践,这样的人,就必须用别人百倍的努力,等到最后,取得的成就还是一样的。
“后世的人只专门在知识、才能上努力学习做圣人,认为圣人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自己只需要把圣人的知识才能一一学会就行了。哪里知道做圣人的根本在于让心合乎天理。他们不从天理上下功夫,而是费尽精力钻研书本上、考寻名物、推理形迹。这样,知识越渊博的人私欲越是滋长,才能越高,天理反而越被遮蔽。这就像看见别人拥有万镒的纯金,自己只妄想在分量上赶超别人,把锡、铅、铜、铁等杂质都掺杂进金子里去,却不肯冶炼自己的成色。虽然增加了分量,成色却更加低下,到最后,有的就不是真金了。”
这时在一旁的徐爱说道:“先生的这个比喻,足以解决世儒们学问支离破碎的困惑,对学生们大有裨益。”
先生又说:“我们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能减去一分私欲,就会得到一分天理,这样是多么轻快洒脱,多么简单啊!”
杨骥问:“按照先生教导的,格物的学说简易明了,人人都能学得到。而朱熹先生聪明盖世,反而没有弄明白格物的学说,这是何故?”
先生说:“朱熹先生的精神气魄宏伟,早年就已经下定决心要继往开来,所以一直只在考据著书上用功。如果他早年先在自己身上认真修养,自然就没有时间去考据著书了。等到德行很高时,他果然担心儒道不行。就学习孔子,删述‘六经’,去繁就简,启示后世学者,也就无须费功夫去考证了。早年朱熹写了许多书,晚年才悔悟,这是颠倒了功夫。”
杨骥说:“朱熹晚年的悔悟,就像他说的‘最初确定根本的错误’,他又说‘虽读了很多书,对于我又有什么好处呢’,又说‘这和死死守住书本,拘泥于言语,完全没有任何关系’,到了这个时候他才开始悔悟从前的功夫用错了,应当从自身修养天性开始。”
先生说:“对。这就是朱熹同别人不同的地方。他气魄大,一旦悔悟就能够马上转过来。可惜不久他就去世了,一些错误的地方都没来得及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