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幸福

        我的奶奶于前年去世。回顾奶奶的一生,在外人看来,平凡至极乏善可陈:奶奶与同时代大多数的女性一样没上过学,也没有上过一天班,更没有创建过什么丰功伟业。墓碑上除了出生年月和名字以外,再无其他。

       可对于奶奶自己而言,自己度过了幸福的一生。幸福,对于当今大多数人而言,可能是最奢侈的奢侈品。因此,奶奶又显得不平凡。为何穷苦了大半辈子的奶奶会觉得幸福,在物质空前发达的今天,幸福又成了奢侈品?

       对于幸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幸福可能是家庭美满,可能是事业成功。对于奶奶而言,幸福的标准却很低:奶奶生前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

      “现在大米 白面吃的不挺好 房子也不漏。”在奶奶早些年生活的年代,中国物质极度短缺,还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而在奶奶的晚年,中国物质生活水平获得了极大的提高。这种巨大提升所带来的幸福感,不是我们体会的了的。好比奶奶是饿了几天以后,突然吃到了馅饼,而我们则是天天吃馅饼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奶奶的生活理念与当今的年轻人也颇为不同,如果说幸福是在自身欲望与资源之间取得平衡,那么在奶奶所生活的困难时期,所推崇的生活理念就是压抑自身欲望,即节俭。奶奶连袜子坏了都要修补,最后补到袜子都硌脚。哪怕在奶奶的晚年,生活条件改善很多了,新的衣服奶奶还是总舍不得穿,去世时还有几件没穿的新衣服(当然,这种极度节俭的作风也值得商榷)。

       而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人们肆意宣泄自己的欲望。刚买完“三米劳”,下一个小时可能就想买真劳。可能力提升的速度永远跟不上欲望膨胀的速度,人们难免陷入焦虑甚至痛苦之中。各类媒体中的广告以及影视剧新闻中潜意识的影响,无时无刻不在刺激人们的消费欲。可奶奶因为文化程度低,读不了报纸,也没有看电视的习惯,却因此而获得了免疫力。

        对于奶奶而言,幸福是自己的事,不像当今人,幸福感都是通过和他人比较中得来的。幸福异化成比某人过得好,而好的标准则是:在学校看成绩,进入社会后看钱多少,看官衔高低。可是,无论你有多好,总有人比你更好,哪怕你现在是最好的,也不会永远最好。而奶奶呢,没有上过学,也没有上过班,所以奶奶没有这种把人等级化,进行比较的意识,幸福完全是主观感受,从不和他人攀比。

        奶奶活着的时候,爸爸常跟奶奶开玩笑,说“你看人家当老人的都留给子女点钱,你可好,净留给我们些病。”我想说,奶奶留给我们最好的东西,或许是对幸福的启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花奶奶坐在院里的枣树下捡黄豆,花爷爷在轮椅上看着花奶奶捡黄豆。花奶奶的老花镜架在眼睛上,专注地盯着筛子里的黄豆。虽...
    碧荷听雨阅读 4,208评论 2 1
  • 一在家待久了,奶奶的那些陈年往事就越发挖掘的多了,我并不是很爱听,但偶尔又夹杂着那么一点点窥探的新鲜儿。 ...
    Yu娟子阅读 4,734评论 8 50
  • 我身边有很多恋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姥姥姥爷……我现在要讲的是我爷爷奶奶的故事。 对我爷爷奶奶的爱情故事我不是很...
    茉蓆森皌儿阅读 4,314评论 0 4
  • 我再也找不到借口,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慌乱。我没有办法开导自己去接受你的做法,说痛心疾首,那是夸张。一种无法言语的...
    半旧人阅读 1,599评论 0 2
  • 不久,众人都找地方各自睡下,我拿出手机,刚一开机,就跳出来小秋的一条短信:“秒哥,你去哪儿啦,电话竟然敢关机,是不...
    娃哈哈乌拉拉阅读 5,98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