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喜欢什么东西都要贪多的人,买沙发巾要越大越好,自助餐点餐食物越多越好,家里的T恤有好几十件了,逛街的时候遇到适合的仍然要买回家。其实我在那讲极简讲断舍离,但是遇到整理的时候扔东西也扔不了多少,我好像对物的拥有有一种执念,反过来一想好像又不是这样。
是什么让我买沙发巾的时候要越买越大?又是什么让我在自助点餐的时候同一种食物越拿越多感觉越好?
其实买沙发巾的时候已经量过了尺寸,当时想着沙发巾既可以铺沙发也可以铺床,故而买大一点,好像是这么一个道理,买回来铺沙发的时候就显得大了,外观不好看。点餐越点越多,不考虑自己能否吃得下,觉得这样吃就能够吃回本。
这么看来感觉是自己一个穷的思维在作怪。一物多用,点餐食物越多越好。回想自己小时候并没有怎么穷过,当时的物质虽然不丰富,生活也是挺幸福的。
想一想沙发巾如果是买的正好会怎样?会很适合,铺沙发外观也很好看,但就是不能做床铺巾了,其实还是穷人思维。
自己生活的经济状况是刚刚好的状态,想要突破自己现在的生活,想要有选择的去生活,但是缺少了丰厚的经济基础。穷人思维,让我想到要去获得更多的物质支撑,让自己有了追求,不甘于平庸。
我需要好的生活,周围充满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同样周围充满着让自己快乐的人。但我心里的没有得到满足,外化表现是到处抓取,我该在这方面怎样获得能量,从内到外的改变?
穷人思维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当我没有任何东西的时候,我会不安,不过想想现在的社会又有谁是饿死的呢?人的底层生存得到了保证,精神方面就会去追求。
自己想过得好,摆脱穷人思维,首先要读书观影,打开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认知;其次是把书里的内容内化成自己的,然后在生活中运用;再次感受自己的情绪,做到情绪稳定;最后写出来,把自己的感受写岀来。
打破自己的穷人思维,过美好的生活,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