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是一年一度的开学季,幼稚园、中小学、高中班以及大学校园都打开大门,在丹桂飘香、疏阔长天的季节,无数稚嫩的、顽皮的、懵懂的学子,从家里走进学校,在十数个9月的接替中让自己从稚龄幼童成长为一个灿烂的、阳光的、有成的毕业生。
这大段的、连续的求学经历,或许就此告一段落。求职、入职也要从9月开始了。
因为工作的关系,参加了几场招聘面试。在见了若干个年轻的、懵懂的求职者之后,忽然有些感想和体悟想要铭记。
想起自己当年毕业后求职时,心中一片茫然,学了那么多年,一旦离开学校,好像忽然就没了依靠,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又好像什么都不会做,今天想来,仍然记得当初的那份忐忑。看着对面那些求职的年轻人,就理解了他们的紧张和不安。
问他们,参加过多少次面试,有的参加过很多次,有的没有参加过,有的只有一次。
按照我自己工作的经验,毕业后的面试,应该多多益善,只管去面,不怕失败,就是去体会碰壁的过程,除非你曾经接受过很好的面试指导,否者,就要多去体会面试整个过程带给你的感悟。
这些感悟包括:
关注招聘的要求,自己是否符合 所学专业是否有丁点儿能够对接,如果能够参与到面试,如何把所学专业与招聘岗位做很好的描述和衔接?如果是应届毕业生,没有经验是必然现象,要态度诚恳,争取尝试的机会;
关注面试的提问,自己是否领悟 各公司的具体情况千差百异,岗位需求不尽相同,哪怕是同一个岗位,也会有不一样的关注点,仔细聆听面试官的提问,分析他们关注的重点在哪里,头一次参加面试,你可能领会不到,多参加几次,你就会稍有分辨力,这就是需要多参加面试的基本原因。
关注公司的资料,自己能否总结 公司愿意面试时,有时候会发放一些公司的简单资料,进行一些笔试,应该仔细阅读这些资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要多去搜寻一些公司的资料做一些融合,这样在面试时,把了解到的资料和自己总结的心得跟面试官做一些沟通,你就能胜出多数以上的面试人员,你做到了用心,也让面试官看到了你的用心。
关注公司的发展,自己能否成长 在面试中,问到面试者,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人回复我希望几年能做到主管、什么时间能做到经理、什么时间能做到管理层,有规划是好事情,再问是基于什么做了这些规划,大家就都茫然 ,好像我做了多少年工作之后,就自然应该有这些成长。
这一点,是我参加面试后最深刻的体会。职场不同于学校,不是你工作了多少时长,就一定像在学校一样可以升级、可以毕业、可以晋升。如果你不能对公司做出超于岗位其他人的贡献,好的情况下,你在原岗位停留,不好的情况下,你可能就会被调职。
所以想要得到好的成长,就要使自己能对公司做出更好的贡献,这种贡献并非一定要惊天动地,波澜壮阔,这都是不切实际的想象。你根据实际情况完善了业务环节、优化了业务流程、精进了业务模式。。。等等,从细微处着手,慢慢变革,才是更符合实际的贡献。
关注失败的面试,自己得到锻炼 面试就一定会成功,这是什么谬论。不成功的面试,锻炼的是胆量,丰富的是阅历。面试的多了,就知道工作多的是,公司想要招到合适的员工,是用心的、努力的、有进取心的员工,员工想要找的是负责的、有发展的、有包容的企业,大家都在寻找,都在相互的磨合,都会有取舍。了解了这些,面试,是不是就轻松很多。
9月,蓝天碧朗,澄澈明净,是开始,是出发,是新征程的起点。
你想要收获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