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篇文章,说到三十多岁了想学国画,一直犹豫要不要报班,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小区的阿姨,70岁了开始学德语。
妈妈同事的小丫头今年上大学,德语专业,她奶奶70多岁了,也想跟着凑热闹,说“我以前只听过英语,没有听过德语”你给我每天教两句,我也学学。
之前还以为老人家只是说着玩玩,没想到人家还真戴起了老花镜,翻着孙女的德语书学起了音素。还时不时地打开《德语助手》听基础音频,这下家人们也重视了,不认为老人家只是说说了,后来这件事就在我们小区传开了,还有一些年龄相仿的老者也一起加入了她的团队。
正如那位健身达人王德顺老师,他24岁当话剧演员,44岁开始学英语,49岁创造“造型哑剧”到北京成为一名北漂,没房,没车,一切从零开始;50岁开始健身,57岁再次走上了舞台,创造了世界唯一的“活雕塑”艺术形式;70岁开始练腹肌,79岁走上了T台。80多岁的他依然还有追求……
一个人的正能量是可以传递的,如王德顺老师,他的事迹感染着很多人,尤其是年长的老人。
我非常喜欢这句:“人的潜能是可以挖掘的,当我们觉得太晚时,它可能是你退却的借口,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你成功,只有你自己!”
就像70岁在学德语的奶奶,没有谁能阻挡她学习的脚步,只有她自己!
看到家里有这么爱学习的长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