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发展,书信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便是QQ,微信,微博……小学教育关于书信写作这个重要的课程,也逐渐被淡化。
传统书信,虽然被淡化。她却依然那么优雅,怀着经历沧桑岁月后的从容,活在被我们遗忘的角落,那么诗意地活着。
你收到书信,那是多久以前的事儿?也许习惯于电话,微信的快捷,但是总是感受不到浓浓的情意。每逢生日,腾讯自动提醒朋友的生日到了,我们便会送上贺卡。贺卡虽美,却感受不到屏幕那端的气息;短信虽快,却体会不到温暖;电话虽然方便,却冲淡了那份沉淀了几千年的柔软的期待之情。那些书信的日子总是那么让人怀念。最喜欢在闲适的午后品一杯花茶,在雪白的信笺上留下墨迹,和朋友分享自己的心情和生活,一起鼓励互相努力学习,然后怀着期待的心情欢呼雀跃地投进信箱。从此以后,心里便有了期盼,期盼他是否收到了我的来信,他看到我的来信是什么样的表情和心情。李清照曾写道: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每次从笔尖流淌下的文字仿佛倾注了自己所有的感情,那么有血有肉,又那么有力量。看到朋友和自己分享他的学习和生活,鼓励自己一起努力,那种心灵上的沟通直达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虽然相隔异地,但是彼此距离却从未拉开。书信便是我们沟通和交流的纽带。
书信给了我们温暖。在古代,书信是不可替代的沟通方式,它是人们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的重要工具。杜甫在《春望》中写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的年代,收到家书是多么可贵!它带给家人多少等待和期盼,也写出的诗人忧国忧民以及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读《傅雷家书》,我们从字里行间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谆谆教诲,以及父母对我们含辛茹苦的养育,浓浓的亲情溢于字里行间。从家书我们看到孩子和父母最真诚的交流,他们通过家书告诉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既为他们的点滴进步而开心,也进一步为他们指明前进的方向。书信承载了我们多少希望,又为我们带来了多少温暖啊!在通讯日益发达的年代,仍有人喜欢用书信的方式沟通和交流。
书信给了我们力量。小学四年级,我们换了一个新老师,高老师,她在批改我们作业时,总是不忘给我们留一段话鼓励我们好好学习。我们看到后甚是开心,便一遍又一遍的反复看。然后,提起笔给高老师写信。高老师每次必回,为我们解答生活和学习上的困惑,现在想起来,依然觉得十分美好。高中时,我们也特别喜欢写信,和朋友分享自己的快乐和伤心的事儿,一起鼓励共同学习,每次收到信,都是开心和期待,认真的品读和回复,一起加油,为了提高英语成绩,甚至有的时候还会夹杂一些英文。那些日子多么美好啊!
书信照亮了我们的生活,点燃了我们生活的激情。1980年,刚打开改革开放大门的中国迎来了澳大利亚的代表团,这个代表团在访问杭州的时候,在西湖边,马云和David以及父亲Ken相识了,此后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了最亲密的笔友,这些书信,不仅提高的马云的英语水平,也加深了马云和David以及Ken的友谊,甚至马云开始在信中称Ken为father。在后来,被Ken邀请到澳大利亚去做客,虽然7次被拒,最终拿到签证。从此,打开了马云的眼界,也改变了他的未来。在通讯不发达的年代,书信带给我们多么诚挚的友谊,国籍有不同之分,但友谊没有国界!
行走于繁忙的现代化生活,你是否想过停下匆匆的脚步,过一回诗意的人生,拿起纸笔,为所爱之人写一封信,送去自己最诚挚的问候和祝福?
嘿,我是小林子。明天又是新的一周,大家,晚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