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一生,是了不起的一生,也是充满波折的一生,更是颠沛流离的一生。为什么苏轼总能在贫困潦倒的生活中发现乐趣?或许这篇写于儋州的短文或许能解答我们的疑惑:
吾始至南海,环视天水之际,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耶?”已而思之,天地在积水之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少海中,有生孰不在岛者?覆盆水于地,芥浮于水,蚁附于芥,茫然不知所济。少焉水涸,蚁即径去,见其类,出涕曰:“几不复与子相见,岂知俯仰之间,有方轨八达之路乎?”念此可以一笑。《试笔自书》
老友参廖写信询问苏轼的近况,苏轼回信道:“我很好,现将《谪居三适》寄给你。要不是被贬海南,我还无法发现这三种事情的乐趣呢。”苏轼说的三适:就是梳头、午睡和睡前泡脚。
来到海南儋州之后,每天清晨,露水还没有完全干,苏轼就起来了。他坐在窗边,一边享受着凉爽的晨风,一边洗脸梳头,心中无限畅快。苏轼觉得自己真正获得了解脱。午后漫长,苏轼从外面逛一圈回来后,就躺在榻上悠闲地打个盹,微风吹过,桄榔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睡醒后,苏轼坐在蒲团上打坐,没过多久就进入了一种似梦非梦的状态。他认为自己不算是真正的修行人,修的也不是真禅,但是这样做至少能去除心垢,让心灵得到宁静。苏轼有沐浴的习惯,但儋州条件简陋,家里既没有浴室,也没有浴盆,他便采取“干浴”的方法,即睡前用双手擦拭全身,这是他从道家养生术中学到的方法。
这位可爱的文豪把这些生活中的小事写进了诗中。也许苏轼就因为心态好,才能在艰苦的环境下,发现生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