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今天来分享自我防御机制。
自我防御机制是由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是指人们在面对挫折和焦虑时启动的自我保护机制,主要通过对现实的歪曲来维持心理平衡。
自我防御机制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的,往往具有伪装或着歪曲事实的特点,作用在于保护自己而不至于因焦虑产生疾病。
通过使用自我防御机制,个体可以保持满意的自我形象和受欢迎的社会形象,在防治心理疾病中有积极的作用,但没有道德上的欺骗含义。
在《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中,给出了主要的11种自我防御机制:
第一,否认:为保护自我,拒绝承认自己不想接受的现实;
第二,置换:从最初唤起情绪的目标转移到较少引起危险的另一个目标;
第三,幻想:用想象的方式满足受挫的欲望,比如白日梦,就是一种最常见的幻想形式。
第四,认同:通过认同他人以增加自我价值感,常常是虚幻的表达。
第五,分离:也叫分隔,指同时持有相互冲突的态度,但它们从未被同时想起,或着从未认为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六,投射:把对困难的抱怨归于他人,或着把自己不被允许的欲望归于他人。
第七,合理化:试图证明一个人的行为是合理和公正的,以证明自我和他人的价值感。
第八,反向形成:通过认同相反的态度和行为,把它们作为屏障,以防止危险欲望的表达。
第九,退行:退回到以前的发展水平,包括更幼稚的反应以及较低水平的愿望。
第十,压抑:将痛苦或危险的想法排除在意识之外,使之不被觉知,是最基本的防御机制。
第十一,升华:将受挫的性欲望以社会文化认可的非性活动来满足,这是最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防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