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简书很久了,一直以来都只是看大家的文字。上一年看了不少书,便尝试着写了一两篇文章,体会到一些新奇的感觉。
初写作,惊喜的是,收获了不少喜欢与评论,第一次被他人关注,不少公众号向我发出投稿申请。一度在心中激起不小的波澜。
写作之初,有不少感悟,想分享给大家。
以前看到好多写作的文章,往往浮光掠影,自己开始提笔后,才体会到很多写作的益处。
1,写作帮助我们巩固相关知识。选材时大量查阅资料,可以帮助自己集中了解一些知识。比如写这篇前,我重读了村上和周国平等作家的一些相关文章,产生了一些启发。
2,写作可以强化自己的意念。写完《早起 比他人多活出半天的精彩》,对早起有了更深的执念,比过往更能坚持早起了,晚上早早休息,绝不把手机带上床,第二天便能5点多就起床了。
3,写作本身就很快乐。以前总是看别人写的文字,雨果、莎翁、王小波……非常惊叹。直到自己用键盘写起来也觉得很惊奇,有一种从前写日记的快感,敲出的一个个文字如同一段段美妙动人的旋律,令人流连忘返。村上春树曾说:写第一部小说时感受到的创作的“舒爽”与“快乐”,直到今天也基本没有改变。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更别说文章发表后,读者的点赞评论,令人人心驰神往。
4,写作有助于阅读。用阅读的方式写作,从写作的角度阅读。有过写作经历之后,便处处留心其它文章的妙处,结构框架、内容等各方面。以前看雨果的《悲惨世界》,沉迷与著作的情节,后来再读,便不自觉地欣赏起文字的优美和写作方式。写作前后看文章感受不一样,这点我深有体会。
写作之初,积累了一些微小的写作经验。愿对读者有所帮助。
1. 怎么能写出价值怎么写
长期的应试作文扭曲了我们的写作观。高中写作文往往是先写出几个论点,然后罗列出几个仿佛能证明这些论点的例子,最后再得出一个总结论,最终完成的文章如明清八股一般。高中时还很纳闷,怎么杂志上没有高考作文类的文章,现在才懂得了,那种文章只能出现在试卷上。读者不妨读读笔者高考后写的一篇称不上文章的文章《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表面上举了几个例子,却无力证明任何观点。
后来写作,便思来想去,怎么写出价值,使读者有所收获。于是后来写作时,便每每都能想到一些较为独特的内容:大学生逃课,公开课等,避免掉入高中应试文的套子。
2. 文字段落清晰
在校自媒体工作,懂得一些编辑技巧。文字段落分清楚,既方便读者阅读,也有助于自己书写。我的动笔习惯是,第一遍脑子里出现什么,便写下什么。这样的好处是能记下灵感,但文字非常散乱。于是我列出提纲,大致分成几个部分,再把文字重新编辑排序,内容更加有序了,也方便进一步补充编辑。
3. 反复修改,能少写的字绝不写
以前写日记,畅快淋漓,一气呵成,写完便关上日记本。后来读起来,便深感逻辑混乱,甚至有时不知所云。很多时候,修改是写作必不可少的步骤;村上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谈到他的写作流程,一遍一遍地修改,到临近发表还不停歇。
写完后,一句一句读下去,想想每句是否有更好的表达,以至做到更好。
修改的还一项必要工作便是简洁化。《哈姆雷特》有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思考每句话是否能有更简洁的表达方式,能少写的字词绝对删掉。
这一年来,看了不少自媒体文章,推荐了不少朋友加入简书,感谢简书给了我们一个这么好的阅读与写作平台。我会坚持写作下去的。Just go on, and go on. 永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