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打开《哲学的慰籍》,随手就翻开了对受挫折的慰籍那一课,感觉自己快被洗礼了一样。说的是塞内加,这是一个哲学家,他的一生是坎坷的,更是波折的,不然不会流传很久,他经历了很多的事情,我们可以理解吗?
截取一段作者的文字:挫折的范围虽然很广——从脚趾头拌了一下到死亡都能算——而每一种挫折的核心却都有着同样的基本构成,那就是主观愿望与严酷的现实之间的冲突。
这种冲突从我们襁褓中就开始:发现自己够不着能满足欲望的东西,发现不能指望这个世界总能如己之愿。而对塞内加来说,我们能够达到的智慧,就是要学习如何避免用我们对挫折的反应来加剧这个世界的顽固性,这种反应包括盛怒、自怜、焦虑、怨恨、自以为是和偏执狂。
在他的著作中贯穿始终的一个思想就是:我们对有准备的,理解了的挫折承受力最强,而准备最少、不能预测的挫折对我们伤害最严重。哲学教给我们顺应全方位的现实,从而使我们纵使不能免遭挫折,也至少能免于因情绪激动而遭受挫折带来的全部毒害。
哲学的任务是教会我们在愿望碰到现实的顽固之壁时,以最软的方式着陆。
可以说作者写的很透彻,分析的更透彻,他把情绪分成几类:愤怒、震惊、不公正感、焦虑、受嘲弄感。写到这里还得继续截取作者的原有的文字,不然对于作者的意图,我们理解的不够深刻。
愤怒——这是最幼稚的冲突。我们找不到遥控器或钥匙、道路堵塞、饭店客满,于是我们摔门,拔花草,大吼大叫。
震惊——其实就是车祸,飞机失事等意外的发生。
不公正感——公正的意识对马尔恰并无帮助。总体的意思就是上天对自己不公正。
焦虑——这是一种对于情况不能确定的焦躁不安的壮态,我们希望情况好转又担心它恶化。这种情绪最典型的后果是使人不能享受本应是快乐的事,文化的,性爱的或是社交的。
受嘲弄感——平时腼腆,文静的人如果感觉到被人狡猾地嘲弄了,会怒火中烧而暴跳如雷,做出残忍之事——甚至杀人。
写到这里,思考不期而至,问问自己,我们有没有被自己的情绪左右过呢?再问问自己,自己的每一个动作,是不是都是自己思考过之后才做出的呢?有没有思考,为啥没有?以后该如何过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