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晚上就与弟弟协商好了,初二去娘家吃饭。
妹妹妹夫去成都女儿家过年去了,哥哥嫂子也去深圳女儿家过年了,只有我家和弟家人去陪同父母亲聚个餐。顺便也完成请女婿的乡俗,其实就我家一个宝贝“老女婿”请不请无所谓,但是母亲三十多年习惯了,这顿饭必吃,再后来哪天想来再来,那就不用老人家牵肠挂肚了……
小城不知道啥时候有了这么个乡俗,正月初二请女婿。
历史有渊源的是正月初十一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据说正月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食物,除了初十家人吃一天外,还有很多食物。于是娘家不必再破费,十一利用这些食物招待女婿和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也许延续到如今,现代人要出去工作,即使正月也没有闲置时间,所以就一再提前,演变成正月初二或者初三请女婿。
今日,一大早就被咚咚的爆竹声吵醒,翻看了一会儿手机,回复了几位好友初二的拜年信息,就赶快起床了。洗漱吃饭后,等弟弟的电话,我和老伴坐弟弟车先去,孩子们喜欢睡懒觉,中午去姥姥家吃饭就行。
九点钟弟媳打电话说,她们出发了,让我们几分钟后小区西门等着。我和老伴出去后,阳光正好,太阳已经挂在高楼的一角喜滋滋地望着我们,似乎也要随着车前往母亲居住的小区。湛蓝天空没有一丝白云,蓝的深邃,各家各户的红灯笼红春联,红的耀眼,再加上去见八旬父母,心情好到了极致……
出了小区,路边等了三五分钟,弟弟车停在面前,上车相互问了过年好,带着明媚的阳光直奔父母家。
进门,母亲已经把所有的食材准备就绪,我忙着洗菜,切菜。弟弟忙着蒸碗肉,炖羊骨头。弟媳忙着洗水果,摆盘子装干果。八十六岁的老父亲出去遛弯了。老母亲剥葱,剥蒜,也是忙的不亦乐乎。
午时睡懒觉的孩子们都来了,问候“过年好”的声音此起彼伏。这时弟弟在炒菜,弟媳一盘一盘把菜端上桌,我在厨房炸好了油糕,简简单单一桌子菜做好,娘家宴开始了,一家人喜笑颜开推杯换盏。年的祥和喜庆气氛满屋飘飘,小辈们拜年用尽吉祥语,老辈们出票票满心欢喜。
2025年,愿父母身体康健,开心快乐,孩子们好运连连,万事顺遂,财运亨通,上学的孩子们,开智开窍,努力学习,茁壮成长,前程锦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