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逐梦水乡
星期天,我在婆婆家煮午饭,顺便打电话在医院陪小侄女感冒输液的弟媳,过来一道吃饭。
饭桌上,大家高高兴兴的边吃饭边聊天。不知怎么就提到大伯哥一家,周末还有兴致去旅游,公公卧病在床,都不回来照顾,兄弟上班时间都要请假回来护理。
弟媳笑盈盈地说:“妈妈,我说了您不要生气。其实一直以来,您都怕把大伯哥夫妻得罪了,处处维护他们。
这下可不得了,说到婆婆的软肋,导火绳立马点燃。
婆婆就开始把陈古八年的旧账翻出来:以前帮你们带小孩怎么累呀;怎么拉扯几姊妹呀;你们工作、住房哪一样离得开你们大哥,不是他在中间帮忙,你们会过得这么轻松;你们才侍候你爸爸几天,就开始盯你大哥……
哇,越说越离谱,眼看矛盾就要升级,我赶紧从中斡旋。
“妈,弟媳说的也是实话,也没别的意思。您也是通情达理的人,我们只是聊天,以事论事,沟通而已,你又何必生气呢!”
呵,毛头指向了我。
婆婆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又哭又吵:“你们早不说迟不说,今天来跟我说这些,不是成心跟我过不去。眼见你们爸爸躺在床上,不就是觉得侍候辛苦了。从今天起,你们来做饭就做,不做就算了……”
在客厅喂公公饭的老公站起来大声吼道:你们大家都少说两句行不行?
见状,我们都沉默着,不言语,场面一下僵持了。
隔了好一会,我才面带微笑:“妈妈,我们不该这个时候说,您就大人不计小人过,别跟我们一般见识,我们错了还不行么?您把饭吃了,我们好收拾碗筷。”
婆婆把剩下的半碗饭撂在一边,右手托着下巴看向窗外,也不搭理我们,自个伤心着。
我们把碗筷收拾完,陪公公坐一会,就各自回家。
午休,想着刚刚发生的一切,翻来覆去睡不着,越想越多,就想到自己生女儿时的种种。
那个时候,婆婆重男轻女思想严重,我生下女儿后,婆婆一直不待见。月子没做过一顿饭,没带过孩子一天。
记得有次,月底特别忙,就想把孩子送去她带几天,哪料头天下午送过去,第二天就送回来。还说孩子调皮,半夜吵着不睡要妈妈,害得她没休息好。就那样,我们自己要带孩子要上班。好在当时领导也理解我们的难处,允许我把孩子带在身边。自己忙的时候,就把孩子放在办公桌上睡,有好几次醒来翻身摔在地上哇哇直哭,哭得我心都碎了……
这么多年过去,从没提及这些事。煮好吃的,先给他们送过去;老公买零食、水果也同样给他们买一份;逢年过节买衣服,买礼物从没落下过。作为一个儿媳,我自认是尽到本分的,想着想着,不禁潸然泪下。
当然,正如婆婆所说,在她心目中,几个儿媳,她是比较看重我的,相对而言觉得我懂道理、识大体、又孝顺。只是没想到这节骨眼上,我不但不主持公道,还与弟媳合伙来说这些,这是最令她伤心的地方。
下午,前前后后想了几个小时,还是犹豫着,到底去不去做晚饭呢?
脑海里,两个小人儿打得欢,一个说不去就不去,反正坐月子又没侍候我。一个又说公公都病了,别跟婆婆一般见识,估计她也是心情不好。就那样斗争来斗争去,最后,还是理智战胜了偏见。
到婆婆家后,我装作什么也没发生。可婆婆还是板起一副面孔,不理不睬,看着她红肿的眼睛,突然心生怜悯。
我一声不响地做好晚饭,轻言细语喊婆婆吃饭,然后给公公把饭喂了。一会,弟媳带着小侄女也来了,我们就故意没话找话跟婆婆搭讪,目的想让她放下包袱,想开些,别气坏身体。开始她还有一句没一句地应付着,后来干脆不理我们,独自去睡了。我们觉得自讨没趣,安顿好公公,回家。
仔细思量,我们虽然没多大过错,可千不该万不该在这个时候跟婆婆讨论这些,即便是无心之谈,可婆婆想法不一样呀,公公病了,她心里本来就难过,就等于给她雪上加霜。
估计婆婆也在反思,意识到自己说得有些过分。
第二天傍晚,婆婆专门煮了大家爱吃的水豆花,还让我打电话给弟媳来吃晚饭,一大家人围着桌子喜笑颜开……
很多事情,做到换位思考,相互体谅一下,就没有解决不了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