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 the Mountains Echoed---《群山回唱》是阿富汗裔美籍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继《追风筝的人》之后又一部力作。文章主要围绕一个家庭在贫穷、战乱、种族歧视及宗教信仰冲突的大背景下阿富汗沙德巴格镇一家三代人的命运变迁及其围绕着这一家人的各种人物百态。而其中最打动我的是妮拉.瓦赫达提太太,她叛逆,勇敢,追求自由,用自己的真诚和善良将小帕丽拉出苦海,改变了她的一生,当得知女儿喜欢的人是自己爱恋的人时,最终用自杀结束了自己生命。而这一切,帕丽在妮拉去世后以后,《视差》杂志的对妮拉专访的一篇文章中,帕丽才得知,可惜为时已晚。妮拉出生于阿富汗贵族家庭,母亲为法国人。她继承了母亲的美丽优雅聪慧,也继承了法国的浪漫情怀以及追求自由的勇敢。只可惜她生在一个视女性为财产的国度,一个保守自闭的阿富汗贵族家庭,深受传统落后习俗桎桍之困,向往爱情,追求婚姻幸福的她最终却嫁给了一个男同,她的前半生就此毁掉,在她带着收养的帕丽移居法国后,原本还可以再继续自己梦想的妮拉,却选择了用自己的爱守护三岁的帕丽幸福成长,只是没想到,长大成人后的女儿,却成了她最想爱的那个人于连的同居女友,也曾是妮拉最想嫁的同居男友。女儿用自己成长惩罚妮拉的收养,抱着这样的想法的妮拉,在中年还孤身一人中终于被这最后一根稻草压垮。曾喜欢写诗,读书,也曾出版过诗集的妮拉,曾经优雅浪漫追求自由的妮拉,虽然逃出了保守封闭的阿富汗,但最终却也没能逃出命运早就为她设定的局,孤单离去。终生没有子女,唯一收养的女儿却成为自己的情敌,这又让自视甚高的妮拉情何以堪?
帕丽的原生家庭---却因为帕丽的被送养而被改变,至少是内心世界的改变。而影响最大的,是大她八岁的哥哥,从帕丽的婴儿时代就照看和照顾她,妈妈难产去世后,小哥哥阿卜杜拉,就是小帕丽事实上妈妈,给她喂奶,抱着她睡,抱着她玩。帕丽的离去,在他的少年时代留下如此深刻的伤痕,让他背负终身。在母亲去世后,与第二个至亲的被迫分离,失去感影响了他整整一生。在移居美国之后,对妹妹强烈的思念和对家园的眷恋,使得他给自己的女儿取了与妹妹同样的名字,也从不高的收入中挤出资金让生在美国的小帕丽学习阿富汗语,也许他的内心里已然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再回家园,能够再次见到自己曾最疼爱的小妹妹,只有想起妹妹,才能使常常眉头紧锁的阿卜杜拉露出一丝难得的笑容,空落落的内心得到一丝的安慰。而这个期盼得以实现时,阿卜杜拉已经不知道自己,不认识女儿,也不记得曾经魂牵梦绕的妹妹了,只有潜意识里的儿歌:“小仙女去哪了?小仙女被风吹走了”还不时的哼唱在他落寞的声线里........帕丽,就是阿富汗语“仙女”的意思。
善良的纳比,帕丽的舅舅,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苏莱曼.瓦赫达提先生,即便再他已经知道苏莱曼一直暗暗地喜欢自己的情况下。在苏莱曼中风瘫痪后,纳比对他不离不弃,也把自己对苏莱曼的忠诚、善良在照顾苏莱曼的一生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因为,照顾苏莱曼,已经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在那样的境地下,他没有其他的选择。而当老年之后,他也没了选择的欲望,包括对财产,对爱情。帕丽离开原生家庭,是他牵的线,这对帕丽成长最好的选择,却也成为了对她原生家庭的最大的伤害,也成为纳比一生最大的愧疚。他把这种救赎寄托在免费提供自己的房子---也是苏莱曼遗赠给他的最大的礼物,给国际救援组织及成员外科医生马科斯使用和居住。也是马科斯,最终完成了纳比临终最大的遗愿望--找到帕丽并将房子转增给她。
在寻找帕丽和国际救援中,出现了类似伊德里斯这样自视清高又虚伪懦弱的伪君子,也出现了铁木儿那样自信、 乐观 、勇于助人的实干者,出现了阿德尔父亲披着仁慈的外衣大行战乱之财的武装头目,也出现了遭受家族财产之争及战乱双重迫害的罗诗那样的孩童(她最终被铁木儿救助,成为一个女作家)...........
财产的争夺,亲情的守护,种族的歧视,对妇女儿童的压迫奴役,对不同宗教信仰人士的迫害以及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阴暗,在这篇文章中都体现的淋漓尽致。那样环境下人的生存,是最大的挑战,在和平国家看似平常的东西,在那里是如此的稀缺珍贵。温饱、自由在那里都只是梦想,战乱里的阿富汗,如同是人间地狱。而战争,不仅是对肉体的考验,更多的是对人性的考验。
心疼妮拉,庆幸帕丽及小帕丽,美貌与聪慧,无法救赎深陷战争及愚昧文明的中的自己,反而更容易使自己受到伤害;善良与自立,可以救助别人也可以救助自己,只是这些都需要国家的稳定和繁荣,才有可能得以实现。
虽然没有聪慧与美貌,没有地位与财富,但至少庆幸自己生于一个和平年代,生于一个和平的国度,那么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珍惜自己的每一天,关爱身边每一个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