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墨
怎么设计自己的课程,一直是我想知道的。张老师的讲座《手把手教你设计自己的课程——创新型教师12堂必修课之十一》真是一场及时雨,滋润了我的心田。
讲座中,张老师以自己的电影课程、李欣老师的微视频课程、路文静老师的苏东坡课程为例,讲述了怎么设计自己的课程。
一 课程案例分享
1 张祖庆老师的电影课程
从2004年起,到现在,14年中,张老师在持续研究电影课程。
纵观他的研究过程,起步源于自己喜欢看电影,偶然试用电影上作文课,发现非常好玩,于是一路探索。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萌芽状态,纯粹而为之;觉醒状态,主动开发课例;升级状态,电影遇见书;开发状态系统,系统开发课程。
2李欣老师的微视频习作课程
用祖庆老师的话说:李欣老师的课程“小而美”。
李老师聚焦“细节描写”,用微视频开发了写作课程。切入点小,易于操作。
她从“选题”“框架”“实施”“评价”四方面介绍了自己的课程。
我感受最深的是“评价部分”,做课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共长的过程。在课程中,学生写作兴趣提升了,习作水平提高了,更重要的是写作意志增强了;教师随着课程的实施,教学理念改变了,教师能力提升了。
现在,李老师又改进了评价方式,作文评改在微信群中进行:全班分为若干小组,学生将习作发到群中,教师语音点评,学生再根据点评修改。
李老师的资料分享,让我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书籍《交际语境写作》。
3 路文静老师的苏东坡课程
路老师的课程起步同样源于喜爱!自己最喜欢的古代文人苏东坡!
路老师写学一首东坡诗词,都要写一段或短或长的文字,也指导学生们写鉴赏文字。文字,承载了师生的思考。演讲、戏剧表演,丰富了孩子们的体验。跨越千年,师生与东坡精神碰撞。
二 我的收获
我一直困惑于自己学识不足,眼界不高,能力有限,感觉课程是一座神秘的高山。
这次讲座,让我明白,做课程,不一定要先有完整的顶层设计。从自己的优势入手,从自己最感兴趣的方面入手,先做起来,在做的过程中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思考,逐步改善、修订课程,在做中学,边学边做。
祖庆老师说得对:没有基础,条件差都不要紧,信念、兴趣最重要。关键是要有韧劲,要专注,要持续朝一个方向前进。
是的,做一个安静的人,作一个有定力的人!做自己的课程设计师,做自己的课程建筑师!
三 我的尝试
我在尝试“阅读整本书,寻找读写结合点”。
本月带学生共读的《我妈说》,本周在微信群跟学生做了两次分享交流。
1 语言表达的秘密
以《我妈说:“不会写就自己编。”》为例,从“结构独特、对话单独成段、语言浅显如话家常、多用短句”四方面带学生探寻文字背后的秘密。
2 诙谐幽默词句会
以《我妈说:“饭粒大于药粒。”》为例,从“谐音、化用熟语、特殊含义”三个角度,带学生探寻语言诙谐幽默背后的秘密。
下周预计做两次分享:
1《小标点,大秘密》
2 习作练笔《我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