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六年前,我走滇藏线进西藏,在香格里拉的青旅老谢车马店落脚。
这个青旅很出名,是一幢藏式木屋,背靠雪山,面向草原,我喜欢的不得了。
那时候我心里有种特别强烈的冲动,想要带父母一起来这里住住,感受一下我的快乐。
那种期待我一直都记得,却似乎总也没机会实现,直到不可能再实现的现在。
然后突然之间,我仿佛变成了一个特别急不可耐且不靠谱的人。
辞了一份还算光鲜的工作说要回家带孩子;
去了一趟大疆无人机体验店就背回来一台Mavic;
孩子才一岁多就开始带着她四处游走,现在还拐上了我那五十多岁的娘亲一起奔波;
……
要问我为何如此迫不及待的瞎折腾?
因为我不想再努力无视那总觉得生活有点不对味的感知,在等待中错过可能更充盈的自己。
也因为我太好奇这个世界的风情万种,想要带着最爱的亲人,一起阅览人世繁华,和体验人生百态。
一定要尽早去做些什么,愿景,才有可能不只是个愿景。
这是生活最实在的道理,可常常就和这世界上千千万万个在耳朵边绕了几十年的大道理一样,能倒背如流,却不见得触及心灵,更别说贯彻到行为了。
现在的我,在一点点掰扯着自己积攒了几十年的心理机制防护层,把想去做的事情都拿出来晾一晾理一理,列个计划一二三,开始!
我题目里说拖老带小,其实这个老是要加“ ”的。
因为依依姥姥还不老,而且我希望能陪着她越来越不老,去做个五十多岁的年轻人,甚至将来成为一位一百岁的年轻人。
以前的我也会抱怨老一辈的脑子总像是被浇筑了一层水泥,还扔进了零下三十度的河——顽固僵硬的不得了。
可现在发现,其实我自己也狭隘僵硬的不得了,所谓的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只是所处不同时代赐予的礼物,并不值得感觉良好。
对于父母,想要孝顺,买件衣服塞点钱固然是好。
但能耐心一点体贴一点,用陪伴和引导滋养出一份更美好的世界观,也许才是真的好。
我拐带依依姥姥去旅行,不只是想让她多见几幅美景。
其实美景周边嘈杂常常也很多,我是想带她去体验这个世界的绚丽多姿与众不同。
希望她能慢慢寻得个心中方向,不要成为一个单单围着孩子孙子渐渐老去的老太太。
说到带小,那就简单了,反正娃还小我是妈,我想带她溜天涯,咋地啦!
懒妈除了懒,还有一个资深品质就是贪,又想尝试喜欢的事情,又想陪娃慢慢长大,那就一起吧。
三代人的旅行,基本注定是个不断擦火花之旅,毕竟是观观相碰的时刻,需要在心里备个灭火器。
啥是观观相碰?
书面语曰:人生观,世界观,还有最主要的价格观,哦,是价值观。
我只是带着“老”妈和孩子换个地体验生活,不大可能美好成精心雕琢的唯美旅程。
照片能给景色加滤镜,故事能给旅行加滤镜,只有亲自去体验,才能触碰最本真的感受。
生活,不见得会因为在远方就诗情画意起来,也不会因为在路上就少了一地鸡毛。
其实旅行本身可能什么也不是,只是换个地方生活几日而已。
在远方面对的是开心还是烦躁,也已经藏在了自己的性格里。
旅行,到底能带来什么?
大抵还是需要用思考做地基,体验做桥梁,慢慢才能建设出一些收获。
当你阅览了更多的生活方式和山川美景,便可能更有机会洞悉一些生活与存在的意义。
也许你会发现,在生命中,有无数扇门和窗立在那里。
只是你一直没有意识到,又何谈推开它们,让阳光照进来。
可以是旅行
可以是读书
可以是很多方式
请你寻得它
让阳光照进你的生命里
最好
还能带着你爱的人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