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看书,而且喜欢看各种杂七杂八的书。
自从想要认真学习写作开始,我曾经看过的书都一一浮现在脑海里。我不敢说自己读书万卷,但是对于很多同龄人,我读过的书可能比较广泛和冷门。
说冷门,也不对。很多书名说出来,也是祥能熟耳。最近看的《文心》中说,写文要注意词的含义。认真想来,我自己的词汇异常贫乏。
有种说法是:我这一代的中学生,比不了我爷爷辈的小学生。这种说法的来源是爷爷辈的小学生写的字都比我们现在很多高中毕业的漂亮。而且他们十分擅长触类旁通。比如我爷爷,只上了两年的学,但是他无师自通各种乐器和修理各种电器。
又跑题了,今天上午带着我的小老三到处溜达。很久没有带她出去散步了,她特别兴奋。而我的脑子里想的都是我自己读过的各种书,想着回来就要把这些东西梳理一下。
我以前的文章说过,我真正意义上认真读完本的课外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是俄国作家写的,当时我十三岁,正在读初一。那本书比较厚又比较旧,我是在中学的图书馆里读完的。读完后,心中感慨万千,从此在心里埋下了喜欢阅读小说的种子。
之后又读了《牛虻》。我的家乡是个很偏僻的山村,除了学校的图书馆,我也没有其他接触课外书的途径。那个时候也经常看《意林》、《读者》这类的故事杂刊以及一些青春爱情类的杂志。
到了高中以后,除了学校的图书馆,还有学校外的图书馆。以前学校大门外面的零食店都有租书的业务,当然他们租的书一般都是玄幻类、爱情类以及还有一些爱情五部曲之类的小黄书。
那个时候,我就像脱了绳的马一样,下课了就去教学楼下面看挂出来的《参政时报》《扬州晚报》,还有搜索各种小说看。最疯狂的是看《飘》的时候,白天上课时看,晚上在宿舍里蒙着被子打着手电筒通宵看。
我看过《红楼梦》、《水浒传》,这些书语句都比较老式。懵懵懂懂看完后,还特意去买了本《刘心武解读红楼梦》来看。我的确惊叹于我们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即使过了如此长久的岁月,作为后代的我们依然可以懵懵懂懂的看明白古人所写的文章。
我看过《家》、《春》、《围城》、《月牙儿》,这些书属于民国时期作者写的。时代感很强烈,词汇与句式特点也很鲜明。没有我们现代文这样直白,也不会像古文那样晦涩。能感受到那个战争年代,每一种阶级都有各自的苦难和困扰。
我看过日本作家写的《挪威的森林》、《雪国》、《艺伎回忆录》。后来,我在网络上看到章子怡、巩丽出演《艺伎回忆录》这部电影的时候,一直想不明白,为啥中国人会去演?这些小说基本上都是以淡淡的忧伤为基调的,所以拍出来的电影也应该比较唯美。
我看过《简·爱》、《巴黎圣母院》、《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类是欧美作家的作品,比较注重个人思想的独立。
我还看过关于慈禧的传本,知道她的本名叫叶赫那拉·兰儿,明白了什么叫一入宫门深似海;看过韩国作家可爱淘的《那小子真帅》、《那小子真酷》,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霸道;看过沧月的《听雪楼》、《镜》系列,明白了什么叫玄幻武打类;看过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里面有各种稀奇古怪的虫子和冒险之旅。所以再看电影的时候,总是觉得缺了点什么味道,没有小说里的过瘾;看过柴静的《看见》,了解了当时很多大新闻背后的故事,更明白了这个社会很无奈……
这些都是我少年时期看过的比较经典的完本好书,当然也没少看那些没多少意义的爱情五部曲及各种故事书刊。出了社会以后,看的都是一些心理类、理财类、色彩搭配类、各种爱情网文类……
还有很多各种不同的书,有做菜的、织毛衣的、钩鞋子的……通过这些类型的书,我学会了织毛衣,钩羊毛鞋,不过厨艺还是没啥长进……
直到近三四个月,才又开始重新看经典好书,开始找回以前对书的嗅觉。
如今,我在各种平台看到各种介绍高效阅读的方法。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但又说不出哪里不对。还是按自己的速度,慢慢消化吧。
说到底,我觉得经典和网文的区别,就在于书的内容对读者影响的大小和时间长短。
经典的书,只要认真看了,不管多久,都可以在看书人的脑海里留下印记。而网文类的快餐式的书,只能当时给人于快感,而后可能连名字都想不起来。但却也是这个社会必不可少的。
最近看的书,都是偏向哲学类的。看过之后,人生好像突然就通透了。
回忆过往看过的书,突然很感激那时候的自己。虽然没有努力的学习,考上二本院校;虽然没有像他人一样,拥有浪漫的校园爱情;但是感激你那时候可以静下来的心,看似懒散的看了为数不多的有意义的书。
正是那些书的故事和内容,凝结成了今天的我。让我在这并不光明的时光岁月里渐渐的看清了自己,更让我明白了自己的坚持在哪里。
让我在三十岁之后,依然可以做到静下心,认真的看有意义的书。这就是你给予如今的我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