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迹

孔子说:“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践迹,就是踩着老师的脚印,亦步亦趋,一点不偏离地跟着走。

就是说,严格按照老师的教导去做。


模仿是最高效的学习方式。


富兰克林就是通过模仿学会写作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读到一本英国杂志《旁观者》,被杂志中的文章深深吸引。他选了几篇喜欢的文章,写下对每个句子的简短描述,放置几天后,试着用想到的字词来复述,并不断努力写得和原文一样完整。

再与《旁观者》的原文进行比照,不断修改。


上学的时候,成绩不错的学生往往更听得进去老师的话,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如果老师说的正确的——这是大概率事件,就自然从中受益。如果老师说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他们也会尽快调整。

而那些看似很努力却成绩一般的学生,听到老师的方法后,要么质疑其合理性,想要寻求更加绝妙的方法,想另辟蹊径,要么只是听听而已,并不付出行动去检验。


一个从一线电话销售成长起来的销售总监,回顾总结他的成长历程:他刚开始做电话销售,就盯着销冠,听销冠的电话录音,模仿销冠的沟通思路和话术。

再进一步,他也会听自己的录音,对比哪些地方说的不好,借鉴着一步步提升。

等运用熟练之后,再加入自己的思考和想法。

通过这样的方法,加上尽心尽力工作,他的业绩稳步提升。


日本剑道中的“守,破,离”讲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守,是一招一式严格按照师傅教的去做,一点也不能偏离。完全掌握熟练之后,才能有自己的创造和突破。

你要先践迹,才能入室,入室之后再考虑突破,最后达到离开师傅,从心所欲不逾矩,并开创自己风格的境界。

2023011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