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子张问成为善人的途径,孔子说:“踩着前人的脚印走,总有一天会有所领悟的。”
“善人”接近于“仁人”,“善人之道”上面的境界是“圣人之道”。达不到“圣人之道”,怎么能够走上“善人之道”呢?孔子就告诉他,“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这句话如果从字面意思去理解的话,就是:不随大流,不按照风俗来走,也不要跟他们走到同一个屋子里面去。
如果这样理解的话,异议、非议也就很多了。所以,后人给了这句话有很多种解释。
一种是:孔子赞同践迹。如果你不践迹的话,你就进不了房子(登堂入室)。所以,想要成为“善人”,就要学着其他的善人怎么走,踩着前人的脚印去走。
另一种是:“善人”是不践迹的,不践迹是一件好事,它能够创新,能够不随大流,因为这个社会,如果随大流的话,就会做出很多糟糕的事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平凡之恶”。像一个俗人一样争执、沉迷财富、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这些世俗的手法不要学它,这就是“不践迹”,但这种状态也不算特别的高级,也不算圣人的境界。“入于世”代表孔子心目中更高的境界。
所以,这句话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孔子的意思就是说,你需要打破一些凡俗的套路,你可以有自己独立的想法,也不需要非得跟别人一样的归宿。我们需要有一点自己的特立独行,我们需要有一点自己的操守和坚持。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孔子说:“说话靠谱的人固然值得赞赏。但这种人是真正的君子呢,还是仅仅从外表上看起来稳重而已呢?”
这句话就是提示我们,要分得清眼前这个看似靠谱的人到底是真的君子,还是只是看起来像君子而已。
这就是孔子前面提到的,我们要辨识一个人需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要看这个人,到底是为事儿还是为利。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路问:“一听到有道理的事情就要行动吗?”孔子说:“父亲和兄长都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呢?”冉有问:“一听到有道理的事情就要行动吗?”孔子说:“一听到就行动吧。”公西华说:“仲由问‘一听到有道理的事就行动吗’,您说‘父亲和兄长都在,怎么能一听到就行动呢?’;冉求问‘一听到有道理的事就行动吗’,您说‘一听到就行动吧’。我有些糊涂了,斗胆想问问老师,这是怎么回事?”孔子说:“冉求平日做事退缩,所以我激励他;仲由好勇胜人,所以我要压压他。”
这是孔子“因材施教”的一种表现。
这也是樊登老师强调的一点:被教育者的参与度的问题。
所有的教育,到最后能够起到效果,一定是被教育者有了高度的参与。被教育者身上产生了效果,他自己加入了思考,加入了实践,加入了反思,加入了批判性思维,这个教育才会启到真正的效果。
假若我们把《论语》全部都背过,但是我们不用在自己的身上,也不做反思,也不做批判,最终的结果一定是我们自己只能够背一遍。并起不到什么效果。
很多时候,我们遇到一些同学,非常喜欢提问,有的问题真的很有价值,但更多的问题是一听就知道这个同学实际上是不愿意思考,不愿意动脑子,便把问题提出来,甚至还愿意用挑衅、抨击的口气、嘲笑的口气指责你回答不出我的问题,你就是说错了,讲错了。
其实很多事情只要自己动一动脑子,主动解决问题里的矛盾,就会有更强的参与度,这个思考的过程,就叫做被教育者的参与度。
反之,如果被教育者没有参与度的话,那么孔子所讲的话,那就都是错的。因为语录式的记录,都是片面的,是一言以蔽之的。只看字面意思,就能找出很多的反面案例。但这件事的核心便是,你到底是想学好,还是想学坏。而且,无论好还是坏,只要你有足够的参与,都是可以实现的。
孔子所说的学习的态度就是:学而时习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就是做学问的方法。
所以,当老师说出了一些方法,我们觉得有矛盾的话,不排除老师有可能是说错了的,但更多的时候,还是需要我们参与一下的,需要我们思考内化一下的。
由此可见,对不同的人讲不同的话,在教育当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