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公众号:花神也喝咖啡
最近看了三部是枝裕和导演的电影:「小偷家族」、「步履不停」、「如父如子」。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位非常善于刻画细节的导演,喜欢用缓缓的长镜头、淡淡的人物对白,从波澜不惊中,把浊重的生活底色都摊开在你面前。
今天不一一讨论剧情,只简单讲讲几部片子里关于吃饭的场景。
1
「小偷家族」讲述的是毫无血缘关系的“一家人”在底层生活的挣扎,生活本身虽然不堪,却也不乏闪耀着温情的片刻,例如:
小男孩祥太从“爸爸”阿治那里学到的关于可乐饼的正确吃法:
往杯面里冲上开水,盖上盖子,将可乐饼放在顶上加热,等三分钟后面已泡开,再拿可乐饼浸一下面汤,开吃。
你一定也有这样的时刻,某一天发现,原属于爸爸/妈妈的习惯,潜移默化地,也变成了自己的习惯。
心里很暖。
小女孩有里被捡来后第一次主动吃东西:
听到大家在讨论火锅里的面筋,有里眼睛都发亮了,于是“阿姨”亚纪夹起一块吸饱了汤汁的茶色面筋放到“奶奶”初枝盘子里,初枝撅起布满皱纹的嘴吹凉后,再用筷子将面筋送到有里嘴中,一边期待地问:“好吃吗?”
把好吃的东西送到小娃的嘴边,看着他们鼓起的腮帮子、一脸满足的神情,心里一定很甜蜜。
亚纪和初枝一起吃小豆年糕:
初枝用筷子夹起一块年糕,用掉了牙的牙床“吧嗒、吧嗒”地舔了两下,突然又不想吃了,便直接往亚纪碗里一放,说:“这个给你吃吧。”亚纪非但不嫌弃,反而喜出望外:“您把年糕给我了!”
虽然第一反应是——这样不太卫生吧!不过,也正因为感情亲密无间,才会这样毫无顾忌。
2
「步履不停」里,主人公良多在大哥忌日那天带着新妻子、继子一起回父母家过了一天,长久以来未能消解的代际隔阂也在饭桌上得到了体现。
例如:
良多的父亲舔了舔自己的筷子,不客气地伸进淳史(良多的继子)的碗中夹起鳗鱼肝放进嘴里。
淳史的视线在良多父亲的嘴角和被筷子沾到的汤碗之间来回看了半天,最终没有再碰那碗汤,和上面的亚纪形成了鲜明对比:
良多那粗线条的母亲一边说着自己吃不下那么多饭,一边突然将米饭倒入良多的饭盒中,被(不止一次地)嫌弃了以后还不以为意地说:“吃到肚子里还是都不一样!”
3
「如父如子」里,同样名为良多的主人公一家面临着小孩出生便在医院被抱错的困境,与同样被抱错的斋木一家经过几次商讨后,决定将双方小孩暂时互换留宿。
一边是从小生活优渥的庆多,看到斋木家的晚餐(一盘简单的饺子)刚一端上来,四五双筷子就一哄而上开始争着吃,来不及的甚至直接上手时——他瞪大眼睛愣住了,还从来没见过这样毫无顾忌、这样热闹酣畅的吃法:
而另一边,斋木家的琉晴、良多的亲生子,第一次在宽敞明亮的新家享用高档的牛肉锅晚餐时,高兴地合不拢嘴,而良多却忍不住开始教导他握筷子的正确姿势:
作为一个风格以内敛著称的导演,是枝裕和的作品里很少出现直接的情感表达,往往是通过这样的小细节来展现人物的个性冲突和内心波动。
有时候,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其背后承载的意义却可以很丰富、很鲜明,远胜过万语千言。
如今的社会,大人忙碌谋生,小孩课业繁重,一天中全家人能一起坐下来享受一顿饭的时间大概不多。
但这为数不多的时间,却是一家人彼此坦诚相待的宝贵时光,毕竟除了自家的饭桌,还有哪里能让你更真实地做自己呢?
而是枝裕和之所以巧妙地安排这么多吃饭的场景,不也正说明了——饭桌上的点滴,其实都是人生啊。
PS:关于以上系列电影,好看的地方太多,有兴趣的话,请不要吝啬给我一个赞,下次才有动力继续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