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很喜欢听李谷一演唱的电影《泪痕》的插曲《心中的玫瑰》,听着听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触动,而后学着唱了起来。虽然没有见过玫瑰,但唱着这首歌却能引起某种憧憬和幻想,还伴有一丝淡淡的感伤。
一直到参加工作许多年后,我还不知道玫瑰花是啥模样,似乎离自己很遥远,遥不可及,现在想起来,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而惭愧。
记得小时候奶奶养过一种花叫月月红,也就是月季吧,“花开花落不间断,一年长占四时春”的诗句,说的应该也是月季吧,以后听人说月季是“中国的玫瑰”。
童年时,在家乡经常见到一种带刺的白花,枝条多刺而坚利,每到仲春,原野上、小河边、树林里,一大丛一大丛,长得很茂盛,一朵朵洁白的花儿点缀在碧绿的枝叶间,组成一个个天然的大花篮,装点着山间地头,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种花的花瓣可以生食,放在嘴里咀嚼微涩而清香。农村人经常把花瓣拌米浆煎成饼,那可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我曾经跟小伙伴们,提着篮子去采摘花瓣,近的用手直接采撷,远的用长铁钳小心翼翼去夹取。即使再小心,也避免不了被尖刺扎破而流血的意外。
这种花到秋天可以结果,成熟的果实呈红色,果皮布满密密的小刺。野玫瑰的果实可以食用。先用小刀去掉果皮上的小刺,然后切开,挖空里面的籽粒,剩下那一层红彤彤的果皮,吃在嘴里甜滋滋的。
小时候并不知道这种花叫什么,后来有人告诉我,她就是野玫瑰。
记得读书时,在师范的校园里看到一种花,极美,长在刺条上,朵大重瓣粉红,心想,这应该是玫瑰花了吧,问了园丁才知是蔷薇,当时觉得蔷薇是世间最美的花了,于是有感而发写了一篇作文,获得老师好评。
由于长期生活在乡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玫瑰在我脑海中只是想象中一种朦胧的幻影,直到我见到她,才有了清晰的形象。
我第一次见到玫瑰时觉得特别美,与蔷薇、月季相比独具韵味,难怪人们对玫瑰情有独钟。再加上她被赋予了特殊的内涵与意义,使之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了无可伦比的地位。人们普遍认为,玫瑰就是“美和爱情”的象征,因此被称为“爱情之花”。 如今无论是2月14日(西方情人节),还是农历七月七日(东方情人节),情侣之间赠送玫瑰来表达感情的现象已经很普遍、很流行了,玫瑰已经成为表达爱情的世界通用语言。
搬了新家后,我在阳台上也种过几次玫瑰,但都没有成功。在种玫瑰之前,我曾写过一首《窗前那朵红玫瑰》,一位同事看到后,觉得不错。我坦诚告诉她,那是我看着对面邻居阳台的玫瑰花写的,她莞尔一笑:明天我送你一棵吧。
于是,我种了第一盆玫瑰。两个月后开花了,每月开一次:第一次:一枝独秀;第二次:两朵争奇;第三次:三花斗艳……花越开越多。而且开得花大色艳,显得大气而高贵,堪称绝品。
可就因为我爱花心切却又无知,由于施肥过量,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施肥一周后,枝叶开始渐渐失去了生机,但她还是很努力地开过几次花,花朵虽然没有以前的大,色泽也不鲜艳,但足以玫瑰的坚韧与顽强。最后,一棵美丽的玫瑰就这样被我断送了......
以后,同事又送我一棵黄玫瑰,种了一段时间,枝繁叶茂,我非常高兴,把它移植到一个大花钵,没想到大花钵里的土壤碱性太强,没过多久,一棵生机勃发的黄玫瑰,就花谢、叶落、枝枯……
前年冬天,我的同学又送我一棵玫瑰,一个月后开得很美,我高兴之余写了一首《红玫瑰》。但又因我浇水太勤,那是在寒冷的冬天哪,结果可想而知。
我原以为自己是个怜香惜玉之人,没想到好心办坏事,事与愿违,由于缺乏对玫瑰习性的了解,不懂得栽培方法,只凭着“想当然”、 “跟着感觉走”去管理,导致了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误杀了美丽的生命,如果她们有知觉、有情感是否会恨我呢?对于她们,我永远心怀歉疚和悔恨,经常幻想着她们在“花的天国”里茁壮成长,纵情开放,日夜飘香……
我当时对种花失去了信心,俗话说:“种花不知花不如不种,交友不交心不如不交”,既然如此,不种也罢。
可是,一晃两年过去了,前不久下乡,当看到了同学花园里那盛开着的玫瑰花时,再次“动了凡心”,就向同学要来了两棵,眼前的这棵玫瑰拿回来时就已经盛开了一朵,看着玲珑可爱的娇花,赏心悦目的,情不自禁地拍了照片,并题了一首《冬日玫瑰》:
嫣然晴日下,含笑月光中。但得一时艳,何求千日红。
这是第四次种玫瑰了,我认识到,爱花、种花必须先要“知花”,必须先了解花的习性和栽培方法,然后用心养育,才能让美丽延续,让好花常开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