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就知道这本书,但没有讲过神话,一直拖到这学期,本学期神话单元在第四单元,又拖到现在下周开始神话单元学习,今天晚上才开始读,有点儿应急,迟到总比不到好,迟读总比不读好!才啃读了个开场,就觉得有些东西通了,名副其实的专业工具书。希望读后自己更理解神话,课堂上能带学生走进奇妙的神话世界。
关于这本书如果你有耐心或是有哲学基础的话,或许你可以坚持到底,否则的话就可能会搁浅,我对自己说,再难也要坚持读下去,那怕慢一点,慢慢来吧。这本书我读了160多页,越往后读觉得难度越大,因为书中有很多陌生的名字和地方,而我对外国人的名字又比较“眼盲”,只能像苦行僧一样一步一步的往前进,读的吃力又没有效果。但我知道,书不能总阅读那些你很容易理解的或读起来很流畅的,否则认知水平会一直停留在那个状态,一直待在舒适区没有成长。因此,我这一次拿起过去的阅读方法:从第一页开始,用纸和笔;将书中的人物逐一列出来,对人物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和了解,这个方法提高了我阅读的效率。
再就是把书里面的神话在笔记上标注“页码”,因为这本书的一个难读点在于故事是分成不同片段穿插与不同的章节,也是顺应英雄的成长变化,这样回头找的时候会很方便的,否则又得往回翻来翻去的,浪费时间,比如《一千零一夜》中的阿扎曼王子的故事分别在第54、63、199页中写道,当你读到后面可以返回来串读一下,这样的故事有好多,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和积极性。
作者在书里通过各种神话总结出了英雄的变化:从启程到启蒙再到归来,有战士、情人、国王或暴君、救世主和圣徒5个英雄代表。作者对全球各地的神话故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在不同的风俗和文化中讲述不一样的神话,不管是印度英雄奎师那还是中世纪爱尔兰勇士库丘林,最后都指向一个宗旨:同一个英雄在不同的地方展现不一样的“面”——千面英雄。
本书的前言里说好几部好莱坞电影都受到这本书的启发,特别是《星球大战》系列,然而对我的启发还没有显现,因为当下我只停留在书里面的一些故事,没有真正的达到纵观。
有朋友劝我放弃这本书,说这本书是天书,看也白看,尤其是我那个特别爱读书的闺蜜,更是说我是没事找事,而我却想要坚持到底,想要成长就需要拓宽视野,或许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就像干老师所说的那样:当你真的翻越了这座山,或许以后真的没有所谓的“高山”了。或许这就是历练,更是真正的成长。
不管是好书还是普通的,难读的还是易理解的,都需要有一股韧劲,连续的阅读,长时间的搁置容易忘记前面的内容。这本350页的书,我不知道需要多少天看完,就我个人的现实情况来看,比较慢,单位活动多,节奏快,学生小,学校的闲读时间几乎没有,晚上辅导完孩子,所剩时间无几。无论怎样我都会好好读,挑战自己,做一个英雄。就像作者约瑟夫.坎贝尔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拥有他自己的、未被识别出来的、不成熟的,从早到晚蕴藏着强大能量的梦中的万神殿。俄狄浦斯最新的化身正站在第五大道和第42街的交叉口等红绿灯”
每一个不怕困难,勇于遭遇挑战,并进行不屈斗争的人,都是自己的英雄,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受最重要的考验——在救世主陷入绝望的沉默时,而不是在他的宗族获得巨大胜利的荣耀时刻,背负起救世主的十字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