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作为创业者都是苦逼的都在死扛着,CEO真的很累!没有大家所看到的那么幸福那么快乐的工作着!你每天所思考着一定得比员工想得远且踏实!除了利益在一起的话,与员工还是有点距离!精神上的调节还得靠我们自己!大家所看到的的只是我们站在舞台的那一面,却不知道我们付出了怎么样的代价!
如果你选择创业,你就选择了折腾这种生活方式。折腾谁?首当其冲的肯定是自己:生活与工作界限模糊、领域重复,当孙子、赔笑脸、跑折腿,不断地把自己放卑微……这个过程中,你能照顾得了谁?因此,一旦确定要走上创业的路,必须做好牺牲的准备。做为创业者,你要么先找到一位好的伴侣把你们的家安顿好,要么选择单身与晚婚!创业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需要你全心全意的去投入!一点都不能马虎!这项工作打的是持久战!
创业是有压力的,没有人擅长每件事。为了避免筋疲力尽,你需要一个共同创始人,或者顾问来分担工作负担并且彼此依靠。让其他人帮助你,你会更加富有成效,此外,也有更多的钱可以用于企业。创业会占据大量的时间,所以被困在你的办工作是非常正常的。但是你需要和其他人有交互,参加富有成效的会议,让你企业前进。没有一个人可以一个人创业。
我记得陈大同老师说过,很多创业者都具备的性格特点是,不安分、不知足、不信邪,创业的路上会经历很多的磨难.成功的公司里有90%的事是日常琐事,没啥可讲,9%的事是机密,不能讲,能听到的事,不足1%,所以,听故事的人切不可按图索骥,能在听到的故事中得到些许启发就不错了.没人知道我付出了怎样的代价,闯吧!
对于创业企业来说,一把手的决策力比资金、市场营销更重要。一把手要想清楚自己能做什么、要做什么、以及分几步去做。要不断地拿外边的情况和自身情况来回尝试、复盘调整,看产品是不是适合市场,团队能不能适应市场,而不是单纯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老板有老板的苦水,员工有员工的苦水,我创业以来,基本上连给自己放假的时间都没有,更没有什么年假,员工可以跳槽,我不能随便关公司吧,所以员工的退路永远比老板多,就清闲来说,打工者肯定比老板清闲,就压力来说,老板压力数倍于员工,我现在一天要工作15个小时,连周末都没有.
刚创业一两年的人,常常是一会儿找人,一会找钱,一会跟人谈合作,一会拓展人脉,一会建制度,一会弄文化,一会搞KPI,一会想企业愿景,一会琢磨盈利模式,一会搞销售,一会弄财务,一会谈客户。这些都重要,但乱扑腾之后最最要紧的还是在产品上下最大的功夫,这是基础,没这个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刚创业的时候,王石倒卖过玉米和科教仪器,柳传志倒卖过彩电,完全不附合主业吧?但如果不想法活着,恐怕就没有后来的万科与联想。企业首先是要赚钱,赚到了才有从商人变成企业家的机会。经常接到私信问创业做B2B有多大成功概率,令我无法回答:别管什么模式,更别啥宏图伟业,先想想有没有赚钱机会。
创业刚开始都会犯许多错误,其中最普遍的是模仿大公司的管理方式,什么系统、九宫格、KPI,ERP,企业文化的建设、品牌管理等等,这些跟创业前三年的公司关联度没有那么大,刚开始的创业公司要紧的是:根据用户的需求把产品做出来,找到客户,然后找到更多的客户,其它一切都是在此基础之上才可进行。
创业公司要探索三年,深耕三年。第一个三年主要指的是盈利模式的探索,也是尝试犯错的三年,如果能找到持续的可规模的盈利就是胜利。第二个三年是稳定模式、打造团队、优化流程、制度化且形成独特公司文化的三年,这两个三年为公司壮大打下基础。所以,创业者们,不要急,六年才是公司的开始。
创业感言:在创业阶段,不要去竖立什么假想敌,更不要去幻想打败谁或者成为谁,有以上想法的应该先去看精神病医生。记住,所有初创公司的第一大敌人是创始人的能力,第二大敌人是创始人的品质,第三大敌人则是创始人的运气。只要战胜这三点,连乔布斯都无法击败你。你那么小,市场上还没有你的竞争对手 ;
在中国做生意千万不要忽略人际关系,人情味很重的社会,创业者除了踏实做事外,企业做到一定阶段后要逐步建立自己的圈子,学会听政府话,尝试跨界交友,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扩大关系网络,当你最需要的时候这些关系联动将威力无限,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危机公关都很重要。
创业,一定要懂得先舍后得,这四个字意味深长:一定要舍弃大部分大众用户,才能收获精准的目标用户;一定要舍弃大部分普通功能,才能突出有价值的核心功能;一定要舍弃大部分休闲娱乐时间,才能换来一点小小成就;一定要舍弃传统的价值观,才能执着于最初的那个美丽梦想。
创业要专注,但专注很难,比如,创业者需要扪心自问,你创业的唯一目标是什么?1. 钱,2. 名,3. 改变世界,4. 证明自己。很多人将几个目标混在一起,就像同时追四只兔子。目之所及,专心赚钱的创业者比较容易让公司生存并繁盛,因为他们想的简单。现在的人啊,什么都想要,却忘记了此时的需要 ;
【创业八问】1、为什么而做?(使命)2、做成什么样?(愿景)3、用什么行为准则做?(价值观)4、核心目标是什么?(战略目标)5、选择什么客户?(客户定位)6、能为客户创造什么价值?(核心价值、附加价值、偏好价值、深度价值)7、业务范围在哪里?(业务边界)8、业务区域在哪里?(区域聚焦)。
【创业企业五个不要】❶不要把资金来源重点放在投资人身上。❷不要把业务主体放在关系户上。❸战略不明市场不清时不要随便投入市场费用。❹不要想人才一步到位,公司发展各个阶段需要与匹配的人才。❺不要随意吸收股东;
【创业者的几个阶段】1、商业模式期:逢人谈模式为酝酿创业期;2、执行力期:逢人谈执行力为初创期,略有眉目;3、团队期,逢人言团队,为创业发展期;4、人才期,逢人说人才可贵,创业发展新瓶颈期;5、文化期:逢人谈企业文化;6、稳定期,可能是创业发展思路发生转变分道扬镳的时候。
【创业公司如何才能找到和留住高级人才?】答:很难。一靠碰运气,看你能否在自己的圈子里撞到一个牛人;二靠你自己的魅力和诚意;三靠你给的待遇,股份和利润大头让给对方才行;四靠项目对高级人才的吸引力。遇到牛逼的技术人员真的比登天还难,这个我深深有体会!有一位牛逼人相当于你公司核心竞争力
【小公司不宜做绩效考核】①老板一眼能看完所有员工,员工做得好与坏,一目了然;②小公司成功的关键更多的是依赖公司的战略和公司能人/创始人;③小公司受市场的影响,非常灵活,企业目标和员工职责常会随之调整,较难考核;④小公司更强调团队文化,过早引入绩效考核,不利于团队文化的养成。
经营企业的核心就是经营人,经营人的关键就是经营人的动力和阻力。如何经营员工的动力?如何化解员工的阻力?这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在我看来,企业经营的意义首先是让企业员工自身能力获得提升、事业得到发展,其次是在企业赢利的同时为社会创造最大化价值。
很多人不懂“商业模式”和“商业计划书”不同,商业模式探讨一种生意的可能性,商业计划书阐述一个项目的执行细节。你准备创业一定要多思考商业模式,做什么,怎么去做、如何做得更快更好?如果去找投资,就得写出商业计划书来,投资人更要看你如何确保能做成功。
所谓商业模式, 指的不仅仅是盈利模式,不仅仅是怎么赚钱。商业模式讲究的是一个生态,这个生态圈包括用户价值、平台、盈利,在这个生态圈里,用户价值是核心,只有在保证用户价值的前提下,整个生态圈才可以进入良性循环。
【商业模式的九大模块】1、核心资源(我是谁,拥有啥);2、关键业务(要做啥);3、客户群体(我能帮助谁);4、价值服务(我怎样帮助他人);5、渠道通路(怎样宣传自己);6、客户关系(怎样和对方打交道);7、重要合作(谁可以帮我);8、收入来源(我能得到啥);9、成本结构(我要付出啥)。
商业模式的本质是什么?马云阿里卖的是"方便""便宜";史玉柱脑白金打的是"送礼";江南春的分众解的是"无聊";周鸿祎的奇虎玩的是"免费";李彦宏百度给的是"答案";马化腾的腾讯挖的是"关系";曹国伟的微博送的是"消息";长江商学院卖的本质是"关系";海底捞卖的是"贴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