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我身边发生了两个关于子女和父母亲的事,一个是自己家的,一个是同学家的。
两个事情给我的感触很深。
先说说两个是什么事吧。
先说同学家的吧。上周六的时候,久未联系的一个初中女同学A给我打了个电话,说另一个初中女同学B的父亲因为得肺癌去世了,计划这周一办事情,她自己做主通知了我们几个比较要好的同学一下。想到当时B同学要忙于处理家中的乱七八糟事务,一直也没跟她联系。今天得空,和她通了个电话。聊了大概半个小时吧,说到动情处还是难免伤心落泪,特别是在回单位的第二天,父亲就离开人世,没有在病榻前看上他老人家最后一眼,深感伤心和遗憾。我也劝慰她许久,让她还是向后看,自己保重身体,把老太太也照顾好,不要再出现其他事情。因为是同学,各自在不同城市打拼,最后大家以相约我回家乡时再聚结束。
再说说自己家的事吧。最近一段时间,小弟不知因为什么事儿,一直向家里借钱,说是做项目、还贷款、看病、租房、还别人钱,跟家里借钱。借钱不说借多少,而是说有多少借多少。不知道是想问题不周全,还是把借钱这事儿想得太简单了。借来借去,还是逃不过自己的老妈。一说就是以万为单位借,把借钱当成了借东西一样好借,把钱也没当成“钱”。母亲出于关心,问他得的什么病,也不说,就是说不想问,让大家也别问了。特别是前天晚上,一直和老妈通话到凌晨1点多。言语之间,就是看透了生死,看淡了自己。弄得老母亲也很难受,因为小弟的事,一直在消耗自己的精力,无心专注。
其实,大家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本是两个家庭的事儿,但却体现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有的家庭相处和睦,一看像是一家人;有的家庭像是熟悉的陌生人在一起,只有有事的时候大家才会发生关系,其他时候都是自顾自的。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我本是长兄,应该替父母分担一下家事,无奈离父母太远,他们也不愿放弃家乡的亲人朋友,不愿来我这里。我也只能偶尔给他们视频通个话。算了一下,一周视频70分钟,平均下来也就一天10分钟。何况有时候还不一定就能平均到这个数。现在社会节奏这么快,时间变成了最宝贵的东西。和大家发生关系的时间不能共享,所以通一次话都显得很奢侈。
有的时候,有事根本帮不上,特别是过年擦玻璃这样简单的事儿根本都无能为力。
说多了都是眼泪。
题目是在问你,也是在问我。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别忘了,我们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