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看俞敏洪的大智慧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2021年国家“双减”政策出台,叫停了所有关于中小学生的课外教学培训,直接宣告了教培行业绝大多数机构的死刑。时间推进到2025年,截止今日,中国龙头教育品牌新东方,仍活跃在教育培训市场,只是其业务重心已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培训转向考研、成人语言培训等领域。

《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这本书是俞敏洪于2019年所著,描述了新东方如何从一个培训班发展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教育集团,及在新东方的发展中俞敏洪自己个人成长的历程。虽然新东方在教培领域的规模不胜从前,但现在打开这本书,仍然非常有收获。

俞敏洪从一个农家贫寒少年,成长为中国龙头教育品牌的掌门人。这场艰辛奋斗的历程,无疑是极其励志的。看罢全书,最让我动容的是俞敏洪的大智慧大格局。在激流汹涌、危机四伏的时代浪潮里,他掌控着新东方的方向盘,一直走在正确的路上。

只求发展,不求私利

我之前看过一部讲述国家品牌企业的纪录片,他们的创始人都有这样的共同点,就是永远将企业的整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俞敏洪自始至终都贯彻了这一点。

书中俞敏洪说到,有一点是值得他骄傲的,那就是他从没有为了一己私利做过伤害新东方股东利益的事情。看到这里,我是深受感动的。我想他深谙老子那句:非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如果太计较私利,到最后把公司做垮了,吃亏的其实还是自己。很多创业公司,甚至有些上市公司最后出现问题,都是因为第一负责人或创始人先想着自己的利益,从而导致公司的名声不好、品牌不好、队伍崩溃。

从书中可以得知,俞敏洪一直以合作伙伴的利益优先。他知道优秀老师是培训机构的一切,他给老师的待遇比其他培训机构高出一倍。前期他个人授课都是免费的。直到后来实行大班制,他才有了利润。当优秀人才不断加入,学校转型为公司后,面临股权分配。俞敏洪作为创始人,主动放弃控股权,留下大部分股权让大家分配。不得不说,正是有了俞敏洪给到的优厚待遇,才能吸引到那么多优秀人才。

新东方变革的几年里,创始团队出现各种矛盾和争吵。解决矛盾无非是让利和让位。俞敏洪大度地提出让利和让位后,便退出管理岗位,直到大家意识到俞敏洪作为领头人的不可或缺性,才重返岗位,继续带领新东方前行。这几年吵闹归吵闹,新东方的业务依然每年保持百分之三四十的高速增长。经过循序渐进的变革过程,新东方最终形成了规范化管理的局面。

俞敏洪这种豁达无私的胸怀,有几人能及?他把个人利益、权利、情绪抛一边,出发点永远是为了让新东方走得更长远。

做事情必须要正

俞敏洪骨子里的淳朴稳重,便是为新东方规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定海神针。他一直坚持的原则是:做事情必须要正,违法乱纪的事情绝对不能做。新东方在不断做大做强的路上,遭遇一个又一个坑。这个原则在冥冥之中救了新东方好几次。

国内一家证券公司以融资的名义投给新东方一个亿,希望新东方通过壳公司上市,他们便可从中谋取暴利。俞敏洪了解到他们的真实意图后,坚定拒绝了与他们的合作,不但没有收违约金,还支付了利息。

不做假账,在中国很多公司是难以想象的事。但在20多年前,新东方成立之初,俞敏洪就下了死命令,不允许新东方财务数据造假,这个珍贵的传统一直沿袭至今。2012年,已经在美国上市几年的新东方,遭到浑水公司的无端攻击,被指责财务数据造假。不少在美的中国上市公司经历类似事件,被查出造假后,便会被清理出美国股市。俞敏洪沉着应对,自证清白化解了危机。

当时在国内教培市场,一对一业务是最赚钱的。新东方各分校在一个时期也大力发展一对一业务。俞敏洪意识到这个业务长期发展的弊端后,立刻对所有分校提出限制性发展要求,让班级业务占据主导位置。舍弃小利,以求新东方长期健康发展。

很多机构的营销口号是培训完拿高薪offer,其实就是通过帮学员做假学历,入职高新企业。但一个人的真实水平是瞒不住的,达不到要求照样被辞退。新东方的出国咨询业务,严格规范,不为学生编造优势,只帮助学生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努力使学生的出国之路走得踏实,走向更高的人生境界。

不投机取巧,每一步都走得扎实稳健,始终只做对公司、对学生有利的事。俞敏洪这种厚德载物的企业家精神,令人敬佩。

善于学习

持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一方面是避免知识结构和思维的固化,避免与社会发展的脱节;另一方面也是好奇和新知的激励,是精神愉悦的内在需求。俞敏洪就是个学习力超强的人。

在读大学患肺结核休学的那一年,俞敏洪自学了2万多个英语单词,看了近三百本书。他不会虚度光阴,会尽可能地抓住时间增强专业能力和提升自己。

培训班刚设立的时候,就俞敏洪一个老师。托福培训分听说读写四部分,课程都是他上;GRE培训分为阅读课和词汇课,也都是他上。因为他要亲自培养老师,如果他不会,就没办法培养出来。任何时候,核心竞争力都要掌握在自己手里,老板懂业务是核心逻辑。所以勤奋努力的俞敏洪备了所有他能教的课。

新东方从培训班变成学校,再变成公司,又扩展为集团公司,未来还想要上市。俞敏洪作为一名老师,能力是远远不够的。那他该怎么做呢?答案就是,去学习。他读了大量企业管理的书,又读了大量和上市公司法律法规相关的书。在那两年半里,他等于自学了半个MBA。

新东方上市启动进程中,需要创始人的多场路演。俞敏洪意识到自己的英语水平不够了,从学校毕业20多年的他,又开始训练自己的英语口语。他听了很多录音带、看了很多美国影视剧,让自己的口语表达更流畅。最终收获满意的效果。

他懂得,人生要活到老学到老,人生任何阶段都是有进步空间的。不努力,就没有未来。

豁达无私、淳朴稳重、善于学习,可谓是刻在俞敏洪骨子里的基因了。正因为这些优秀的品质,新东方才能从一个培训班发展成一个庞大的教育集团;还因为这些品质,在国家政策给教培行业带来寒冬时,新东方能顺利转型,在直播领域打开一片天地。

最厉害的企业家就是,你可以拿走他的课桌、教室,清退他的员工、学生,给他几年,还会站起来一个伟大的企业。因为曾经的成功不是偶然。支持大智慧的俞敏洪老师!推荐好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