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二(摘抄&感悟)

《向上生长》——九边

摘抄&感悟

第一章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1.2厉害的人的工作和学习心得(粗字照抄、普通字感悟)

你今天选择某一个领域,五年后你可能就是某领域的专家了

一个小小的雪球,从漫长的雪坡上往下滚,越滚越大,加速度、冲击力、规模都呈现出加速度的扩张,只是需要每天不停地往下滚,日积月累,必有所成。

这个跟一万小时定律是样,任何一件事,坚持一万个小时,都能够成为某一领域的行家。当然这个一万小时绝对不是说像看直播那样看一万小时,而是真正用心去学习用脑去思考记录的一万小时。

很多人想掌握写作的技巧,可是不知道如何下手。其实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看完什么东西之后就随手写点心得,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即可。你会发现越写越利索,而且对思维的训练也非常厉害,能够让知识条理化,让大脑清晰化。而且随着时间的叠加,效果会越来越明显。

从开始坚持每周固定输出一篇文章开始,我才能真正理解作者这段话。以前每当想要写些东西的时候,就一定要做到电脑前冲一杯咖啡,铺开本子准备好喜欢的笔……一套流程下来仿佛已经写完出了传世巨作一样,其实干坐一天记录的都是流水账。

输出倒逼输入,每当写东西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用书面的话来表达脑海中的想法时,就会去网上查找相关的书来看,后来发现光看书还是不够就逼着自己写,就像现在这样把书中的句子摘抄下来,然后去写当时的感受,不管文笔如何只要写了就是锻炼。

陆游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原指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用在学习写作上也是一样的,想要写出文章,光是看是不够的,一定要下笔去写去练习去思考。做题、做实验统统都是一样的,就连伟人不也说要理论结合实际嘛。

怎么背英语单词呢?就是机械地背,把每个单词都抄三十遍,非常机械,再过几天再抄几遍,非常耗时间,不过拿时间换空间,死记硬背下来的东西基本上一辈子都忘不了。不过这个过程非常乏味,背英语单词不大需要脑子,需要持续刺激

背诵确实是一件既需要脑子也不许要脑子的事,同一件事重复做了几十上百次以后惯性使然也会了,这就应了那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做诗也能吟的古语。

需要是能够耐得住机械重复的枯燥与寂寞。

飞行员开飞机不够一千个小时就不能算老手,马拉松运动员每天都跑几十公里,优秀的程序员也是从对着书一行一行代码敲过来的。在学习的前期,一个人是没有方向、没有思路、没有全局感的,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地投入时间,过一段时间就会突然清晰了。很多人学习新技能一无所成,就是死在了这个时间点前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大量的付出时间应该是最经济的提升自己的方法,网络讯息发达的今天很多东西都可以通过网络寻找到不花钱的学习资料,你所以需要做的就是投入大量的时间把你想学的东西真正的学会就可以了。

我常常告诉自己没有真正坚持有效学习三个月的事情就不要说难易。我说的有效坚持不是每天打开电脑放着网课然后自己却刷手机做其他事或者坐在那里大脑神游天外,而是实打实的来学习并且在学习之后能够复盘你今天学了什么。

END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