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百一二
语曰:缯丘之封人,见楚相孙叔敖曰:“吾闻之也:处官久者士妒之,禄厚者民怨之,位尊者君恨之。为相国有此三者,而不得罪于楚之士民何也?”孙叔敖曰:“吾三相楚而心愈卑,每益禄而施愈博,位滋尊而礼愈恭,是以不得罪于楚之士民也。”
子贡问于孔子曰:“赐为人下而未知也。”孔子曰:“为人下者乎?其犹土也。深抇之而得甘泉焉,树之而五谷蕃焉,草木殖焉,禽兽育焉;生则立焉,死则入焉; 多其功而不息。为人下者,其犹土也。”
昔虞不用宫之奇而晋并之,莱不用子马而齐并之,纣刳王子比干而武王得之。 不亲贤用知,故身死国亡也。
有言:古之所谓士者,心有所准则,行有所规矩,止有所度数,自守者也,虽死生之所,险恶之地,穷困之处,亦不辞劳苦,蹈死以赴,信矣。而君子乃士之精华,循道者也,仁义之士,是以,义之所在,嫉恶如仇,道之所在,视死如归,或卫身以道,或卫道以身。是故,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任重而道远也。”
士之善圆润调和者,则孙叔敖着之类也,三起三废而无怨言;士之苦心孤诣者,则宫之奇、比干之类也,虽死生之所,险恶之地,职责所在,亦不辞也。
君子者,居其位则挽狂澜于既倒,虚其位则默而能容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