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规划》)。基层党组织肩负着打通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职责,应抓实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在学习内容上“精准谋划”、在学习形式上“精心安排”、在实践应用上“精确结合”,让党员教育在基层真正“落地开花”,焕发出勃勃生机与强大活力。
聚焦内容“有料”抓供给,让党员教育“对味解渴”。党员教育对提升党员队伍素质、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党组织应端起“需求视角”,增强供需“匹配度”,从源头抓起,精心选好内容,把握好“高站位”与“接地气”的关系,使教育内容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既要坚持政治为先,将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注重与党中央最新战略部署和重大决策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政治三力”;也要坚持需求为要,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式,及时有效把课程设计和党员岗位实际深度融合,把培训内容和党员短板弱项有机结合,真正做到让教育内容富含“党味”更富含“家常味”,达到听党课、受教育、学技能、有提高的效果。
聚焦形式“有新”抓统筹,让党员教育“有声有色”。以往党员教育培训多存在“灌输式”“填鸭式”等教学模式,较难引起党员共鸣,收效甚微。要想调动党员学习积极性,丰富教学形式、增强课程吸引力是关键。要敢于打破常规,优化“形式升级”,多一些“体验式”“互动式”的教育方法,让党课“走新”更“走心”。可以把课堂搬进红色遗址、街头巷尾、田间地头,打破空间限制;可以将内容转为“土语言”“大白话”“通俗语”,破除语言壁垒;可以让传播连上移动互联、音像广播、云上指尖,畅通时间梗阻,让集中学习有选择、个人自学有抓手,切实做到在多元授课模式的融会贯通中把培训内容知识讲深、讲透、讲实,在与时俱进、因势而新中让党员干部学得更“起劲”。
聚焦成果“有效”抓落实,让党员教育“学用结合”。内容是核心,方式是手段,效果是关键。党员教育管理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要注重实践锻炼,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硬本领”。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乡村振兴战略全面铺开、科技创新浪潮汹涌澎湃、基层治理挑战层出不穷,各级党组织应聚焦各项中心工作、重点任务,定制“实战化”培训课程,将教育阵地延伸到教室之外,深入到基层一线,鼓励党员干部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在促进经济发展、服务改善民生、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积极作为。同时,可邀请业务骨干、行业精英现场点评、传授窍门,让党员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实现能力迭代升级,推动党员自身成长与社会发展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