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线上读书会1

读这本书的时候和“书友”聊,觉得这本书有点高阶。感觉作者把亲密关系中相处的智慧都提炼出来放在我们面前,但我们需要经历一个完整的过程(快乐 愤怒 伤心 绝望 面对痛苦 疗愈 接纳……)才能内化这些“人生智慧”。有些道理太早懂得反而不深刻。但在“亲密关系”这条路上,学习必不可少。

内容分享:

我们通常会把自己从小到大得不到的、未满足的需求,全部投射在那个爱我们、让我们觉得特殊的人身上,觉得有了ta这些需求都会得到满足了。其实这种投射,是把我们理想父母的原型投射在对方身上。

伴侣的目的:你的伴侣不是你的爱与幸福的来源。满足你的期待与使你开心不是他们的职责。但你的伴侣的确在你的生活中扮演了三个重要的角色——一面镜子,让你看见引发你关注的不舒服感;一名老师,在你探寻真实自我的时候,激励与启发你;一名“玩伴”,开启并陪伴你一段生命的旅程。

我们追求或吸引别人来做我们的伴侣,是因为我们需要人陪伴、照顾、了解、支持、接受、赞赏、抚摸和相拥而眠…这是十分自然的,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若我们相信,我们所需要的快乐、安全感、自尊或其他的许多事物,都要经由别人来实现的话,这就成为一个大问题了。

如果我不能接受别人现在的样子,或不让他们自由地走自己的路,那么我就不是真的爱他们。我只是想从他们身上得到满足,与他们建立亲密关系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爱,而是为了满足我小小的自私需求。

在这样的亲密关系互动中,最悲哀的是,在“小小的我”得到满足之前,我们不愿意去爱我们的伴侣。紧抱着需求不肯放手,又不让自己去爱,就这样,我们把自己推向亲密关系的地狱。

不论是用暗示还是明说的方式提出要求,我们都必须明白一件事:我们真正需要的,没有人能给,也没有人能让我们快乐。

了解自己的期望及其背后的需求,是一种后天学来的技巧。通常我们只会意识到自己希望伴侣做些什么或改变什么,却不会察觉自己深埋在潜意识里的需求。

需求

夫妻,镜映内在的过程

子女,成为生命的老师

父母,成为力量的源头

人际,成为自我的镜子

下周见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