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出生时,在炎热的夏季,体重只有4.2斤,亲戚们都说,像个兔子,人家大的兔子也比她重。虽然女儿很轻,可是她的皮肤很好,不像很多新生儿那样,脸是皱着的,皮肤是红红的。刚生下来,她就睁着大眼睛四处看,我妈欣喜地说:看她多漂亮!从医院回家好多天了,邻居都不知道家里多了小孩,还是看到晾的尿布才知道的。
女儿到一岁的时候,一直都是瘦瘦的,不喜欢哭闹,只是要带她在室外玩耍。记得有两天,下午傍晚给她洗澡后,她都哇哇地大哭,喂奶给她也不吃,哭着哭着就睡着了。这之后,就把洗澡的时间给调整了,她就再没有这样子哭了。小孩小的时候,最容易感冒了,女儿一感冒就发烧,不严重就在镇上的医院看看。
有一次特别严重,那天我们一早就开车到县城的儿童医院。医生看过后,需要输液治疗,我和她奶奶就留在医院,老公开车回家拉货了。小孩输液很可怜,都是在额头打针,我一直抱着她,累了才放到床上,她一直乖乖的,也不闹,到了下午两点多的时候,女儿有点烦躁不安了,我轻轻地拍着她:乖,不要动,不然针歪了,医院的阿姨又要来打针。女儿听懂了我的话,真的就不再动了。输了两天的液,我们就回家了。
在女儿刚过一岁生日的时候,我和老公要出去打工,就不能再给女儿吃奶了。我去我妈家住了几天才回家,女儿见到我张着双手扑到我怀里,口齿不清地:妈妈,妈妈。我赶紧把女儿拥入怀里,在她脸上亲了几下。没事时就抱女儿在楼下的操场上散步,每人时就逗她:还吃不吃奶呀?还做式掀衣服,女儿就真的想扑过来。我赶紧说:你看,那里有人,别人要笑的。女儿随我的手看过去,就不再要吃奶了。所以说,我女儿从小就是个很听话的孩子。
我和老公出去后,就很少回家,因为路途遥远,也算是交通不方便,也没有钱。那时我们在云南的边境,和缅甸的交界处。女儿能清楚地叫爸爸,妈妈都是从电话里听的。她上幼儿园也是爷爷奶奶讲的。
当我们第一回家,那是一天早上,女儿还在睡梦中,当时扔下行李,就朝女儿的房间奔去,打开门,看到一个剪着学生头的,脸圆圆的小女孩在床上睡得正甜呢。她奶奶把她叫醒:这是爸爸妈妈,快叫。女儿在睡意朦胧中还是叫了爸爸妈妈。很想去抱抱她,她却往奶奶怀里躲去。女儿照常去幼儿园,并没有因为我们的回家儿打断,我们走的时候,她也是没事人一般。
我们再次回家时,女儿已经四岁了。在前几天的时候,有个亲戚来家里,女儿见他就跑去找奶奶,远远地叫:奶奶,奶奶,爸爸回来了。她奶奶很疑惑:不是还要两天才到家吗,怎么提前到家了。等我和老公到家时,让女儿叫我们,她很怀疑地看了看:我要去看看我爸爸妈妈的照片。女儿飞快地跑进我们的卧室,然后出来才叫:爸爸妈妈。在家的日子,女儿每天早上都会来打开卧室的门,走到床前,我把她抱到床上,和我们睡在一起,上学前又起床去上学了。
再后来,就到女儿考大学的时候了,现在已经大二,只等再过几年,她工作稳定就好了,我也可以过过退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