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珍珠海
最近两个星期,我在北京接受出版传媒的封闭式培训。每天六个小时以上的“洗脑式”讲座令我的身心都疲惫不堪。因为有关出版,少不了要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和融合出版的探索方法。而其实,这些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的东西,难免在不经意间就会被打上“假大空”的标签。在身体折磨的同时还要经受心灵的“涤荡”,不得不说,有点生命难以承受之重。但有时看着这些老师们在台上滔滔不绝几个小时就能赚得我们年平均工资的模样,冷眼旁观中竟也夹杂了一丝羡慕。
而我想说的这位讲师“画风”似乎和其他人不大一样。作为一名设计师,PPT的首页就打上了他自己的人生宣言——做中国最美的书。
这里的美指的是书的整体设计,从封面、封底、书脊、腰封到书页,全部要经过细细打磨、认真钻研,必须要把图书的内容读懂读透了,才能做出最符合整本书气质的设计来。而这位设计师就是这样,很多图书的封面设计,他都要经过一版、二版甚至三版四版直到设计出自己最为满意的版本。
这是一位艺术者的追求,也是一位艺术者的信仰。
记得某次采访中他说过:
好的设计绝对是灵感,而不是磨出来的
就像上面的五版图书,每一版的出现,都是对上一版的颠覆。推翻重来,必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气力。但这只不过是为一本书定下基调。
因为书的页码很多,制作周期比较长,中间会有一些修改。这些修改虽然一般来讲不是颠覆式的,只是在原创的基础上修修补补,但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模棱两可,需谨慎小心才能万无一失。
而这些,在如今的传统出版,不是有着想要成为畅销书而满满的营销文字,就是简单得提不起兴趣的简约风图书,像他这样,真正投身于设计图书的寥寥无几。
如今的这些纸媒,心思灵活的在努力转型,要在大数据时代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根基不稳的已经在这场没有预告的互联网浪潮中被拍死在了沙滩上。所以,这个行业里的精英们为了绩效,为了出版社的经济效益努力和自媒体斗智斗勇,削尖了脑袋想要靠“内容至上”脱颖而出,挤破头地找出一个具有卖点的选题,在他们眼里,这比那些所谓的装帧设计重要得多。设计,不过是美编的工作而已。
要知道,做一本具有质感的书的机会成本太高了。
所以即使课程讲到高潮,传统出版行业里的一众编辑们似乎对于这个话题还是不太感冒,不是在兢兢业业地批改稿子,就是在闷头做自己的事情。再看看讲台上的设计师,正在激情澎湃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自己的得意之作,言语之间饱含了一位设计师所有的情怀,我的心里不免替他感到悲哀。
这是一个设计师的悲哀。
在码洋的压力下,他一败涂地。
可就算这样,一本图书也许因为成本而只能印制160套,它所获得的利润可能远远不及那些畅销书,可是对于这位设计师来说,把这套书交给一个懂他的人,一定是能够得到用心阅读与收藏的。
这才是他一直坚持设计图书的原因。他反复强调自己所坚持的——极简主义与功能至上,与“内容至上”相比,阅读感受要重要得多,一本书做得再精美,如果没有和内容进行契合,没有独一无二的“质感”,岂不成为一个设计师的自我表演了吗?
所以在他看来,现在的我们正在经历文化的新裂变,因为追求效率追求速度所以失去了欣赏美的时间,渐渐地,便也丧失了欣赏美的能力。他眼中的我们在这种所谓的“文化”荼毒下,似乎正在完成由审美到审丑的“艰难”转变。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前两天,有幸走进一家名为“ArtPollo阿波罗艺术”的小店,瞬间被惊艳到了。店里的画风略微清奇,大到一个背包,小到一对耳钉,全部都是根据签约的平民设计师们设计的图画来创造的物件。可以说,这是一家艺术衍生品店,为艺术爱好者们提供大量的创意产品。
店里的墙上都是签约设计师的海报,每一个物件旁边也都标明了设计师的原创图片以及对于他们灵感由来和产品的简单介绍。很有意思的是,阿波罗艺术把设计师们本来晦涩难懂的创作应用到生活用品上,似乎感觉那种“艺术”也变得容易接受了。
也许在中国还不是那么普及,但在国外,艺术却利用这种衍生品的形式获得了超过千亿的产值。这是因为,人们的消费观念在发生改变,不仅仅满足于温饱,而是需要更多有文化内涵的东西,更多地追求精神方面的富足。所以,人们在不经意购买的同时不仅能够使艺术作品以更多元的方式流传,同时也广泛地扩大了设计师和作品的影响力。
往好了看,艺术走入更多寻常百姓家,百姓也乐于为艺术买单,这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但实际上,在大多数人眼里,本来普普通通的生活配饰品似乎因为这种“新奇”的图案变得有些与众不同了,所以无论是抱枕还是手机壳,只要入得了自己的“法眼”,价钱又比较合适,便是好的设计产品。
谁管你设计的意义呢......
用它的人很多,懂它的人很少,这到底是一个设计师的悲哀,还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注:本文引用了刘晓翔设计师的部分图片,若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