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到底想要什么?
工业革命对于人类的影响不仅仅在于找到新方法来进行能量转换和商品生产,更在于使人类对于周遭生态系统的依赖大大减小,因为生态恶化并不必然代表资源短缺,即使这场生态危机有可能危及智人本身的生存。同时,工业革命让人类社会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而其中有史以来最大的社会革命,在于家庭和地方社群的崩溃,改由国家和市场取而代之。
一
国家与市场
工业革命之前,多数人的日常生活跳不出三大传统框架:核心家庭、大家庭以及当地的密切社群。个人在家庭和社群中几乎能解决一切问题,而离开家庭和社群的个人则选择很少,甚至无法生存,相对而言,王国和帝国就像是收取保护费的黑道集团。
工业革命之后,国家和市场的权力不断扩大,个人解放成为必须和可能,不过解放个人是有代价的,那就是冷漠的国家和市场对我们造成的威胁,使得人类又都悲叹家庭和社群功能不在,觉得疏离。同时,国家、市场和个人的交易并不容易,彼此对于权利义务的划分意见不同,个人抱怨它们要的太多,而自己得到太少。
同样,社群的物质功能,也被国家和市场接手了大部分,而某些类似同舟共济的情感功能还存在,国家和市场也通过塑造“想象的共同体”(imagined communities)实现这样的诉求。所谓想象的共同体,指的是虽然成员并不真正认识彼此,却想象大家都是同一伙的。民族也好,消费大众也罢,这种主体间的现实,只要还存在于人类的集体想象中,力量就无比强大。
在国家和市场的影响下,近两个世纪的社会秩序变化巨大,现代社会唯一的特点就是不断变化。相较于前现代统治者的主要目标是维护传统秩序,现在政治主流确实要摧毁旧世界,建立新世界。不过,与过去激烈的社会运动可能引起血腥暴力不同,这个灵活变动的新秩序,却没有发生大范围流血崩溃。
二
脆弱的和平
这自然离不开和平的力量。作为个人,我们大多数比较容易体会个体的辛酸,而不是人类整体的苦难,因此我们也更容易记住历史上的战争对个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随着历史的演进,我们突然发现,和过去相比大规模的全面战争已经离开我们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了,当前,全球因为战争死亡的人数甚至大大少于自杀和交通事故。而且这次和往常不同的是,这次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和平,即不是“现在没有战争”,而是“不可能发生战争”。虽然在局部地区还存在可能,但是传统意思的全面战争则很难实现。
其中有几个重要因素,首先是战争的成本大幅上升,特别是原子弹发明之后,超级大国之间的战争,只能意味着是集体自杀,想要武力征服全球也就成了不可能的任务。其次是战争的利润开始下降,过去的财富往往是和土地相关联,比如粮食、矿产,但是今天的财富形式更加多样,体现为人力资本,科技知识等要素,因此即使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也可能无法取得。最后,全球政治文化也有了结构性的大变动。这个时代第一次由爱好和平的精英分子来领导,他们认为战争是一种邪恶,也相信能够避免。
可见,现有四大因素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核子末日的威胁促进了和平主义,和平主义大行其道,于是战争退散、贸易兴旺,贸易成长,也就让和平的利润更高,而战争的成本也更高。随着时间过去,这个良性循环也就对战争造成另一个阻碍,而且有可能成为最重要的阻碍。当然,我们必须承认,人类其实还仅仅是处于历史的岔路口上,我们对于过去历史的看法总是受到近几年事件的左右。生存还是毁灭,现在依然是一个问题。
三
追求快乐?
过去的500年,人类见证了一连串令人惊叹的革命。今日人类享有的财富过去只有可能出现在童话里,然而,我们真的快乐么?
历史学家从来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也不会对快乐这种情绪的历史进行长期研究,更不会给出答案,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失误。而如果要真正思考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关注的问题是,什么是快乐,快乐又该如何计算?对于快乐的普遍接受的定义是“主观感到幸福”,依照这种观点,快乐是个人内在的感受。而这种内在的感受来自哪里,很多人都认为由各种实质因素建构出来的产品,近几十年来,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开始用科学方法来研究快乐的根源。究竟是金钱、家庭、基因还是美德?目前耐人寻味的结论是:金钱确实会带来快乐,但是又一定限度,超过限度之后的效果就不那么明显。而疾病虽然会短期降低人的幸福感,但除非长期恶化,否则并不会造成持续的不快。目前看来,家庭和社群对于快乐与否的影响要比金钱和健康来得重要。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快乐并不在于任何像是财富、健康甚至社群之类的客观条件,而在于客观条件和主观期望之间是否相符。正因为人类期望如此重要,要想了解快乐这件事的历史,就不能不检视各种期望的影响。也许第三世界的人们对于生活的不满,不仅是因为贫穷、疾病、腐败和压迫,也是因为他们看到了第一世界国家的生活标准。这么一来,即使长生不老也会导致不满。
生物学家的研究则认为,我们的心理和情感其实都是由经过数百万年演化的生物机制所塑造。我们能够感到快乐的唯一原因,在于体内发出快感的感官感受。人类的内部生化系统就是对快乐有很多限制,只会维持在恒定的水平,就好像一个恒温空调系统。如果生物学家说的都是真的,那么历史学的重要性就会大大降低,毕竟,大多数的历史事件对我们的生化机制并不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不同于生物学家的“快乐即快感”,另一种观点认为快乐在于生命有意义。不管任何文化、任何时代的人,身体感受快感和痛苦的机制都一样,然而他们对于生活经验所赋予的意义却可能不大相同,但是意义为何?从纯粹的科学角度来看,人类的生命本来就完全没有意义。我们对于生活所赋予的任何意义,都是错觉。所谓快乐,很可能只是让个人对意义的错觉和现行的集体错觉达成同步而已。从这个角度说,快乐似乎又成为了一种自我欺骗。
如果快乐仅仅是感受快感,那么我们操纵自己的生化系统就好了,如果快乐是有意义,那么骗自己更彻底就好了,不过如果两者都不愿意选择呢?事实上,许多传统哲学和宗教认为,快乐的关键在于追求真我,真正了解自己,比如佛教,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快乐既不是主观感受到愉悦,也不是主观觉得生命有意义,快乐在于放下追求主观感受这件事。如果真是如此,我们对于快乐的历史认知就有可能是错的,而究竟期望是否得到满足等都不是重点,真正的重点在于人类是否了解自己。
四
人类到底想要什么
虽然现在人类已经拥有许多令人赞叹的能力,但我们依然不能清楚的认识自己,仍然对目标感到茫然,而且似乎也仍然总是感觉不满。追求的是财富?和平?快乐?抑或都不是?不过,这些在过去都还不是太大的问题,毕竟还有各种物理的、化学的、或者是生物的自然限制对人类有所束缚,不管智人付出多少努力,取得了多少成就,还是没有办法打破这些因素的限制。
然而,今天,这一切已经有所改变,智人开始超越了这些界限,自然选择的法则开始被打破,而智慧设计法则开始取而代之。就在当前,无论是生物工程、仿生工程还是无机生命工程都已经可能让智慧设计法则取代自然选择。文化已经开始挣脱生物学的束缚,我们不仅仅改造外部的世界,更开始改造自己的体内和内心世界,而且速度奇快。和这种变化相比,医疗知识进步带来的伦理难题,基因工程打造的生理不平等都不算什么,因为更值得认真对待的是,科学对于人类身体和心灵的改造,使得人类意识和身份认同都有可能发生根本改变,这些改变已经开始触及人的定义和本质。
时至今日,智人似乎只要再跨一步就能进入神的境界,不仅有望获得永恒的青春,更拥有创造和毁灭一切的神力。也许,我们会成为最后一代“纯种”智人,然而,拥有近乎神的能力,但是不负责任、贪得无厌,而且连想要什么都不知道。天下危险,莫过于此。而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影响他的走向,既然我们可能很快也能改变我们的欲望,那么真正的问题可能不再是“我们究竟要变成什么”,而是“我们究竟希望自己想要什么”。
五
一点儿题外话
就在今天,阿尔法狗(AlphaGo)升级版完成对人类棋手60连胜的消息在网络上四处传播,各种评论铺天盖地,人工智能的完胜让人类的尊严面具又被卸去了一块,人类最后一次赢棋有可能成为永远的历史,而这似乎也更加证实了书中的预言与担忧。
因此,在2017年第一周,读上这样一本有关人类历史的书籍,我们希望从中了解什么?是资本主义的兴起与中国的错失良机?是工业革命的冷酷无情与追寻快乐的真谛?还是智人的退缩以及人工智能的汹汹来袭?我想都是,也都不是。对历史具体事件和变化趋势的关注虽然值得,但是此时从更长的历史长河里回望人类发展历史,更多还是希望能对当下的我们有所拷问,正如书中问到人类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一样,我们每个个体又在追求什么?
正如本书的作者,以色列青年学者尤瓦尔·赫拉利在文章所呈现的情绪虽有担忧,但更多是希望与期待。希望身处新年的每个人,也能从这本“简史”中,不仅读到问询,更读到简单的心情和明晰的目标与方向。
总之,在2017年第一周里,一起回望、凝思、整装,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