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旅行是有兴趣相投的旅伴,相知相伴,酣畅淋漓。其次是一个人的无牵无碍,洒脱自在。最次的模式是各种牵扯,将就,乏味,败兴。想要一个好的旅程,选择尤其重要。
被风雪阻挡在纳木错门前,看了会儿C货藏獒,吃了碗没完全泡开的方便面,撒了两把糖果,差点被勇敢的藏族小朋友撕掉背包之后,悄咪咪的回到了大昭寺门口,将自己窝在墙根下暴晒。这里的阳光如此猛烈,佛爷你可知道我今天披星戴月的出门,花了六个小时,就干了以上那几件破事,然后就被风雪给吹回来了呢?本以为坐在墙根还可以讨到三毛钱,最终以一无所获作罢,这是无佛缘还是无钱缘,佛爷你可愿告诉我。
往北走不通就换个方向,不怎么甘心的本人又参与到了羊卓雍措往西至扎什伦布寺的行列中去了。或许是海拔太高或者我血量太低的缘故,一路上由兴奋渐渐变得昏昏沉沉,经历了如饥饿,憋尿,晕眩等等不和谐的小事情之后,被羊卓雍措以其飘逸清隽的气质征服。浓,厚,润,透的各种蓝以不同的角度,舒展的姿势铺陈开来。双眼跌进了染料里,捡不起来。平静如镜的湖面让人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因其湖泊分支众多且型如珊瑚而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所以一路走过,各种形状的“分支”绵延交缠,如果阳光不那么猛烈就一切都圆满了。
行至扎什伦布寺已是南方的夜晚时分,可此地的阳光依然炽烈。扎寺不像布达拉宫那般雄伟,辉煌。这里是原始,古朴,安宁的。更有趣的是,修行者的窗口都摆着各式小盆栽,炽热的阳光下,小花小草颜色别样浓烈,衬着这泥墙小木窗,莫名觉得生命力特别张扬,别样风情绽放。这里是佛祖青睐的世界,肆意生长却寂静无声,生活气息浓郁但冷静自持,以自我的姿势自在的活着。生命的本质是否就是如此,扒开外在那些虚张声势的装饰,你心里是否有土壤和阳光,是否足够支撑你生长。
跑题了!言归正传,随着阳光的离去,伴随着逼人的寒意一起光临的是传说中的高原反应,头疼欲裂,脸和四肢开始肿胀,唇色乌青,双脚无力,拖沓而行,呼吸还带着点儿气音。虽然如此,心里仍然是满足的,在此之前从未想过自己居然真的能够安然无恙的走到这里,这种体念充满新鲜感。我在这强烈的新鲜感里半梦半醒的熬到了晨光熹微。
清晨的日喀则很冷,作为后藏重地,这里显得过于零乱,这一年正好是农奴解放60周年庆,所有街道都在整修翻新,虽然到处是生机勃勃的模样,可惜看不到全貌。说到农奴,在回程时去参观了一个农奴制度时期的庄园,只有粗略的轮廓,也只能窥探些许其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应该怎么形容才更能接近现代人的概念呢?嗯……目前有些农村的家畜恐怕也不至于此。人性和尊严在这里是没有生存的土壤的,活着只是字面上的活着而已。现在人们有时候会有些感叹,所谓一年不如一年,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等诸如此类的,当然,这些不容忽略,确实太多社会问题了。但实际上,各类环境越来越好,不好的只是人们索求的越来越多而导致过犹不及,祸及他人。
过来时明明如炎夏,被一路炽烤酷热难耐。途中为了解渴,我啃了两口梨却导致下巴颏错位近五小时,个中情由一言难尽,其中滋味有口难言,隔天却一副白雪皑皑的景象。变天可以理解,这么变态的变天确实承受不住,不知昨晚有谁发了誓还是许了愿,我这算是殃及池鱼么?行程也因为突如其来的冰雪而变得缓慢,不时能见到翻倒于路边的车辆和滞留的人群,虽然景致难得却始终有点忧心忡忡,衣服备得不够,偶尔打个哆嗦什么的还好,一直打哆嗦就不那么好过了。
跨过卡若拉冰川之后车速明显好转,天空慢慢不再那么阴暗甚至偶尔能扯出来几丝阳光来。终于有心情拍个照片取个景了,再次路过湖边还洗了个手,雀跃了一番。
只可惜好景易过,在海拔最高的山顶上,5400米的高海拔处,双向的车辆行人都被堵住了,道路整修全程封闭!头顶有太阳灼烧,车子空调不够凉,燥热和缺氧引起的心悸特别不舒服。随着时间缓慢的爬过,后面的车队在不断加长,因长时间在高海拔逗留,所有人都渐渐出现了明显不适的反应,为了保持体力,原本忙着报警求助投诉的人们不约而同的陷入了沉默。待太阳悄然落下,寒冷的晚风终于带来了车队移动的声音,被堵六小时后,公路局终于放弃一边道路的修缮,开闸放行了。没有欢呼声,尤其看到路边侧翻的车辆之后,没人再想说话,被堵这么久,大家都想快一点离开这里吧。只是,离开的方式应该稳当和缓慢一点的。鼻青脸肿嘴唇乌青的回到拉萨时已是午夜,狠狠的吸了几次并不算太充沛的空气,回到人间吃上五谷杂粮的感觉还是蛮好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