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全世界都仿佛按下了“暂停键”,隔离在家的日子,也是失业的日子,惶恐、焦虑、渐渐的接受它,并静观其变……
翻开时光的书卷,两干多年前的苏轼与我相遇,提起苏轼最耳熟能详的诗句便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干里共婵娟。”
苏轼出生于书香门弟,人所周知的“苏门三杰”即:父亲苏洵,生有二子,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次子苏辙,字由,父子三人占唐宋,八大家中的三席之地。
而苏轼的身份太多了:诗人、画家、书法家,他不仅是一个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
青壮时期之学习方法
苏东坡十一岁时,进入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和我们认真努力学习网课的同学们一样一样的)。为应付考试,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发愤努力的学生则把历史书上的文字整篇背过。这种背诵记忆实在是艰难而费力的苦事,努力苦读的学生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苏东坡读书时也就是用这种方法,一举两得:既熟悉了文章又练习了书法,这为他日后成为“书法家”奠定了基础,人生没有白流的汗水,现在在我不禁感叹:不吃学习上的苦,将来就要吃生活的苦。
爱上一个人,常常是“始于颜值,忠于才华”,生活中的繁琐是否磨灭了你对他的激情,请再坚持一下,陪他共读难关,也请我们互相理解(我告诫自己)
苏东坡妻子病逝,在妻死后第十周年,苏东坡写词以寄情思,小词颇离奇凄艳,有令人迷惘的音乐之美,其词如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干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髫如霜。
有多少人永远地留在了那个冬天里,再也看不到春天!乐观的人总是处处抱有希望,悲观的人永远都走不出来……越是坚难,越要努力生存!
读一阙词,想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