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像是自己买好的一张单程票,走过了就不会回头了。
而我的青春记忆还要从扎起高高的马尾辫开始诉说。那段青春记忆是不容许我们要得太多的,还要靠自己努力得多的岁月。我们不曾奢求,虽然在一些事情上总会送去我们嫉妒的目光,可是我们依旧能够好好安慰自己,除了没有那些物质上的东西,我们还有一个完整的家庭,这是难得可贵的,包括到了今天,长大成人的我们依然心存感激,那些陪伴我们一起走过那段岁月的亲人朋友们,还有坚强的自己。
小时候,没有记忆中妈妈教我梳头发的温馨情景。妈妈是一个为了家庭奋力打拼的人,我们几个孩子的学费也是靠妈妈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当然,攒下来的钱也只是一部分,还有另一部分还得靠爸爸拉下脸面去找亲戚朋友们借的。
说起来借钱这件事,虽然每次都是爸爸妈妈商量着去的,看似不知情的我们几个小孩,其实心里都非常清楚。没有多少收入来源的农村家庭是怎样把三个小孩从小学供到大学的呢?况且,我们几个年龄也挨得近,几乎是一起上的初中、高中、大学,就像是赶趟似的,一个接着一个。而那时,恰巧也赶上做水泥砖房的热潮,为了几个孩子有个分开睡觉的地儿,又得和伯伯家一起拆房新建一栋楼房,那无形的压力便接踵而至。然而,这一路的艰辛与风雨不是一般人能体会的。可能,只有真正经历过了的爸爸妈妈才会懂得那段咬紧牙关的岁月。
到了高中时期,我们也尽量减少回家的次数,回家也就意味着要向家里拿生活费了。每次哥哥是这样,必须是身上只有几十块钱了才会打电话管家里要生活费。六年级毕业就考上县里初中的哥哥是家里的骄傲,从那时起,哥哥就有了专门的一张卡。所以,哥哥从初中起就不常回家。
而我最终也考到了县里的高中,一个月五百块钱的生活费,若是不够,我会管身边的发小借钱,不敢多借,每次借一百块,再撑过一个多星期,然后回家一趟拿生活费。高中时期,也免不了听了许多妈妈的抱怨,那时的生活太苦了,凡事多余的一点钱,除了家里必要的开支,都用在了我们的学费生活费上。后来,再是弟弟也一起到了高中。家里的负担越来越重,负债也越来越多。
我们不敢奢求太多,从几时起,我们几个小孩像是约定好了一般,过年也不要求买新衣新鞋,过年收的红包钱自己存着当做开学前几周的生活费,家里给多少的生活费就尽量节省一点用久一点。我至今觉得,我的榜样是因为有哥哥的存在。从小敏感懂事的哥哥教会了我许多,而弟弟的淘气却总会在最后一年为家里争口气,如愿的考上了高中与大学。而现在,真正想为自己争取的一年,我是多么希望他能够坚持下去,或许成功也会如约而至。
我之所以想到青春,是觉得我的青春是包含很多很多东西在里面的。除了我青春岁月里的人和事,老师、同学、朋友,那些同他们一起经历的学校时光外,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爸爸妈妈的坚持,直到如今,我也明白了这两个字的意义。或许,坚持让人在成功路上不气馁,不放弃,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但还有一种坚持,也告诉了我们生活是那样的无可奈何,然而,唯有坚持,才能让生活一步一步过下去。
也如同我那逝去的青春,手里拿着一张青春的单程票,走过了就不再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