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天概念挑战: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过,而事实上很多人至死,都没有思考过。每天打磨一个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这是第35天。
我为什么想要打磨耐心这个概念?
最近有的朋友问我,你这么有耐心的每天打磨一个概念有什么用啊,能赚到钱吗?
我的回答是:赚钱只是一种结果,而原因是因为成长,恰好,耐心是一切成长的刚需。
若是一个人没有耐心,就不大可能从一大堆“看起来并不相关”的技能中剔除那些“果然不相关的东西”,找到“看起来不相关可实际上至关重要的技能”,然后进行刻意训练。
甚至,即便有人帮他们指出那些“实际上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技能”,他们也会因为缺乏耐心而无法体会到那些技能的重要或者不可或缺,于是随时都可能放弃磨炼,而后“印证”自己的感觉:“看,果然没用罢!”
更多的人短视,不是吗?短视的人,无论做什么都想“马上生效”,甚至,“马上生效”对他们来讲是“绝对的刚需”,如果不能“马上生效”,甚至,哪怕是“感觉不能马上生效”,他们就会立刻放弃。而为什么有的人有耐心呢?为什么有的人不怕麻烦呢?因为:有的人活在未来,它们看的到未来。
什么是耐心?
百科上的定义为:
心中不急躁不厌烦。
我认可的观点为:
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
我的思考是:
耐心那么好,那对待任何事情,都需要耐心吗?
难道就没有一种办法能快速的摆脱现状吗?
怎样观察一个人有没有耐心?
我的回答是:
当然不是,之前我们不止一次的讲过,我们是必死的凡人,你的时间精力都有限,怎么能对全世界耐心以待。
我们可以玩一个游戏,把任何事情,都乘以1000天,比如写作X1000天,健身X1000天,冥想X天,学习X1000天,把它们以数字量级的方式直接体现出来,或许你会理解耐心的力量。也可以试试其他的事情,比如吸烟X1000天,酗酒X1000天,玩游戏X1000天,蹦迪X1000天。
这个游戏过后你应该可以了解了,培养耐心之前,我们需要先做一件事情,做减法。
减法的妙处,就是要你把你能够接纳和包容的人和事留在身边。做过减法之后,你身边都是喜欢的人,日程表上都是想做的事,这个时候你会变成一个充满生趣的人。
如果你不做减法,就去接纳和包容世界上所有的人和事物,很快就会被拖垮,你的精力在各种无聊的人和事之间损耗,你会变得非常易怒,甚至迁怒于你喜欢的人或者事,伤害你的内心自洽。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做任何一件长期有益的事情,都需要耐心。
有,但不是你可以控制的。不要对依靠他人完成的事情投入任何期待,而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这在上一篇打磨妄念的时候我们就讲过。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耐心是最难做到的。我们总能很快发现那些失败的结构和过时的流程,这些结构和流程往往过于迟缓,我们会凭借直觉确定需要做出哪些改变,但很快便会对缓慢的进程感到沮丧。实际上,变化往往并不容易,它需要的东西远远比我们表面上看到的复杂得多,确定最终结局只是问题的一小部分,说服自己为什么要坚持以及如何进行改变,才是成功的核心。现状的另一个说法,是过去的积累。明白这个概念之后,你就了解了,任何想要快速摆脱现状的方法都是歪门邪道。
根本不需要判断,因为耐心是无法假装的,如果非要说一个办法,那就是耐心的观察。生活与工作中,绝大部分的错误,如果自己当初耐心一点,都可以避免。同样一件事情,有耐心的人与没有耐心的人做起来完全是两种画风。例如:
浮躁的人发狠,都是面对别人,张牙舞爪,没人在乎。
耐心的人发狠,反而针对自己,轻描淡写,大家有数。
如果你对修炼耐心还有困扰,那只要记得:从不牢骚、不抱怨开始。
耐心点,不用着急;活下来,就有机会。
我所说的一切都是错的,在我写下这段文字之后,我就开始思考我原先的思考。
在任何时候,都能够想清楚做明白的人,相互之间在茫茫人海之中,是可以一眼识别出对方的,因为他们知道区别,而与之相对,剩下的人们,自以为所有人都跟他们一样,甚至以为跟他们不一样的是傻子 —— 又当然,既然对方是傻子,对他们来说,貌似也没必要,识别出傻子有什么用呢?
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你有想打磨的概念吗?
如果你都看到这里了,就点个“好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