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之画迹简而意淡,如汉魏六朝之句;中古之画,如初唐、盛唐,雄浑壮丽;下古之画,晚唐之句,虽清丽而渐渐薄矣。到元则如阮籍、王粲矣。倪、黄辈如口诵陶潜之句:‘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恐无复佳矣。”
——石涛和尚眼界太高,评价的标准也就太严苛。果真如此,明清以后诸家,岂不是浪得虚名?
按照丰子恺先生的说法,中国绘画生长于皇帝时,成立于汉代,昌盛于唐代,形成南北二宗,为千年来中国画家之模范,其艺术当永垂不朽。其后五代与宋,承唐代昌盛的遗绪,名家辈出,佳作纷呈,为后世画人之范本。自元以降,为延滞时代。因为作者并不少,而没有新的发展,只是继承唐宋的遗业,保守勿失而已。元明清三代,均有名家辈出,且流派甚多……到晚清,画家门户之见极洋,各树一帜,自成一家,而画道愈趋于狭径。民国以后,西洋画法进入中国,中国绘画受到西方艺术观念的冲击,你方唱罢我登场,热热闹闹近百年,到底能弄出什么明堂,未尽可知。也许需要千百年之后,回过头来才看得清楚吧。
邰先明学画,入笔就接了古人的气,怎么画就怎么像古画,这是件神奇的事情。有人说,很多名画家早期都能画成这个样子——也懒得去对比和考究这种说法,我倒是担心,很多名家现在回头坐下来,未必能画出如此古雅的气息。
我是好古的人,在看到更好的创新之前,我还是愿意关注先明的绘画,看他在学习古人的路上能走多远,进而也看他能否走出自己的道路,画出异样之精彩。我看好并期待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