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没有太多勇气写亲子类的文章,但是昨天惊闻翩翩少年,与母亲产生矛盾后毅然决定放弃生命,一跃而终的新闻还是感慨心痛…
我喜欢从童年经历开始帮大家寻找灵感,毕竟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说沉重了,先来聊聊我昨天晚上吃饭时遇到的故事吧。
隔壁桌坐着一家三口,小男孩大概四五岁的样子,顽皮多动:一会大敲盘碗,一会窜到隔壁桌踢桌腿,做鬼脸讨嫌,看到服务员端着菜走来拔腿就冲过去,吓得服务员手上的菜差点没脱手,颇有点“熊孩子”的潜质。
年轻妈妈一直跟在身后,一边大声呵止小孩的乖张,一边忙着跟方方面面的人道歉,最后实在忍无可忍,手一扬重重拍在小男孩的后背上,撕心裂肺的哭声伴随着满地打滚儿的肆虐,母子俩一瞬间成为餐厅的焦点。
此时,埋头于手机的父亲终于抬起头来,发现场面的尴尬竟来自于自家妻儿。可能是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他快步走过来一边想拖起儿子,一边开始数落妻子不该在公共场合将事情搞得太糟。
委屈的妈妈听到责备终于彻底崩溃,形势变成了夫妻两个人相互争吵,反倒是一边的孩子看到这个情况停止了折腾,木呆呆看着爸妈争锋相对。
最后妈妈泪眼汪汪,夺门而出,爸爸气呼呼拉扯着孩子,挣扎了一下,跟出门去。一家三口饭都没吃,带着一肚子气离开了…
这个场景很熟悉是不是:缺席的父亲,焦虑的母亲还有失控的孩子,多么典型,多么真实。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说,孩子都在国际学校上学的妈妈,等接孩子的片刻聊起来:原本被家长诟病的另一个班的外教,摒足力气天天要求孩子背课文,家长全程录像上传,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们现在已经可以写出大段大段的英语作文了。开始大家还怨声载道,现在也烟消云散,大写的服气。
两个妈妈最后落脚在,不要以为上了好学校,交了贵学费就可以马放南山,撒手不管。孩子成绩怎样还是要看家长,就像家里请保姆,不自己看着也会被糊弄,说到底家长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听起来好有责任感,从这个角度分析似乎怎么支持都不为过。但总觉得哪里有点怪怪的,我很担心有没有人关心过孩子的感受,妈妈们的焦虑不安全然覆盖了孩子的成长。
这种强加很像70.80.90后的孩子很多从小就接受着“打是亲,骂是爱”,“我养你这么大容易嘛,不知回报的白眼狼”,“妈/爸这一辈子希望都在你身上了,千万不要让我们失望啊”…在这种“以爱之名”的控制下,越是无限制的奉献,想要交换的就是无限制的掠夺和私有化。
我有一位朋友刚刚升级做了妈妈,她很担心对孩子的教育不够正确,不够科学,所以没日没夜地看书学习,找专家咨询交流,却发现钻研的越多,焦虑没有减少却越来越多。
这种担心其实是一种恐惧,是一种深藏在自己内心成长中,尚未愈合的创伤。这种创伤持续传递,父母心中那个脆弱的小孩,最终很可能变成现实中孩子的未来。
事实上,这种追求“完美”本身就变成了问题的一部分。而仅仅通过疗愈自己的依恋问题,经历的教育后遗症就足够我们变成一个不一样的父母。
孩子的成长,首先需要父母去保护,这种保护不仅是吃饱穿暖,还包括情绪上和心灵上的呵护。回想孩子开始探索世界的时候,基本都是在亲人的鼓励下迈出第一步,都是在爸妈的肯定中完成第一次成功的体验。
随后在一次一次小的获得感后,逐步积累自信开始更多地观察和体会。每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恐惧后,会第一时间回到父母身边寻求安慰和支持,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始再一次的尝试,直到成功。
孩子们在探索着世界,也在享受着一个只有自己的独立空间-他们自己的内在世界,不被打扰,不被妨碍,不再依赖。你会发现,有时候你叫孩子,他们不听话了,不回来了,而是沉浸在自己的行为和思考中。说不的过程,就是创造自己内在空间的过程,开始了解自己的过程。
就像孩子开始想要自己做很多事,自己吃饭,自己洗澡,自己玩玩具,拒绝大人的帮助。这个时候就在提醒着父母,请放手给予他们空间,告诉孩子无论发生什么父母都站在自己身后,给予能量和支持,但除非请托,他们不会亲自上手。
父母要把握的就是这样一种关系:何时保护,何时放手。
生活中常会看到一些脾气暴躁的人,他们小时候很可能也是一个愤怒的小孩。孩子在成长中试图发展独立的内在世界,而家长给予了过多的控制和禁止(必须怎样,一定不能,闭嘴,我不喜欢你这样,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这种情况下,孩子会通过愤怒去抗争并逐步养成习惯,或者走其他的岔路消极逃避,比如:蔫坏对着干,充耳不闻,开小差不专注…
让孩子拥有做孩子的权利
我理解让孩子拥有做孩子的权利,就是不断赋予其提升存在感(being)的过程。
《母爱的羁绊》中,有一个案例,妈妈不停向孩子抱怨糟糕的父亲,让孩子帮忙判断并调停父母之间的矛盾,将家里的财务危机全然告知,这一切令孩子安全感尽失,还未完成自己的存在感确认,就匆忙长大,匆忙去为他人,甚至是成人做点什么。而做的越多,自身的存在确认就不足。
他们不会停止爱父母,却会停止爱自己。
回到我们大人的世界,回到不少人遭遇的生活窘迫。
诚然,匮乏、无聊和焦虑是人类生活必选的不安三件套。但所谓“做自己”的追求,其实就是自我空间被填满,存在感不足的表现。可能是被他人(抚养孩子,供养父母,发展事业…)的需要填满,可能是被社会的刻板印象填满,doing越多, being越少。
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是,卸下不属于自己的包袱。一念万物生,对子女过重的焦虑,对配偶过高的要求,对同事不切实际的期待…都是内心需求的投射。
快乐看心情,幸福看心态。你追求的做自己,就是放下一切大人的伪装,找回做个孩子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