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13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努力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文章从“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练就过硬本领”“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等6个方面进行了深刻阐述,激励和鼓舞年轻干部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拼搏奉献。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年轻干部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朝气、灵气、锐气,也存在缺少实践和历练的“成长烦恼”。进入新时代,年轻干部要在工作中锤炼自己,在担当作为中努力成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理想。
理想信念是年轻干部的指路明灯。理想信念为青年干部指路引航,坚定理想信念,青年干部可以在为党和人民服务、实现个人价值的路上走的更稳、走的更远。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需要常修常炼,要信一辈子、守一辈子,需要不断磨炼,不断砥砺。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唯有思想信念坚定,才能步履不停,不折不扣把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广大年轻干部要自觉学习黄文秀、张桂梅等优秀榜样,扎根工作一线,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以“功成不必在我,克难必定有我”的历史责任感,持续激发干事创业活力,用美好青春诠释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年轻干部要以勇于担当的锐气,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在其位,谋其事,把高标准履职责任作为基本要求,做到日常工作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敢担当。工作中要时刻不忘肩负的神圣职责,勇挑重担。面对重大责任问题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面对急难限重任务要顶得上去。但敢于担当,不是成匹夫之勇,而是要有着眼大局的视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在脱贫攻坚的战场还是乡村振兴的热土,无论是在改革攻坚的最前沿还是基层治理的最末端,年轻干部都应当拿出“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心、“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干劲、“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积极投身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切实发挥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作用。
年轻干部要有善于担当的本领,坚持学习,武装头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年轻干部唯有在持之以恒的学习中,努力消除“知识恐慌”,加快填补“本领赤字”,才能学以致用、学用相长,更快更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准推进工作的路径、找对破解难题的招数,练就一副能担重任的“铁肩膀”。两院院士王亚宁,深耕金属物理与内耗领域,主持研发了中国第一台压电组合振子离频内耗仪;空军飞行员刘飞,创造某型系列飞机航时最长、航程最远记录,参加空军对抗空战竞赛性考核夺得“金头盔”;全国藏族青年张小娟大学毕业后回到甘南舟曲,刻苦钻研扶贫政策和业务知识,为脱贫攻坚事业作出重要贡献……这些事迹充分表明,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练就真本领、硬功夫,才能成为可堪大任、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年轻干部要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努力消除“知识恐慌”,加快填补“本领赤字”,才能练就过硬本领,更快更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准推进工作的路径、找对破解难题的招数,从而更好地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任务。
面对新时代新挑战,我们既要忠诚尽责,又要敢想敢干,大力弘扬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实干之风,做到无愧于人民与历史,尽心谋事、尽力干事、尽责成事,汇聚起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