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单身吗?
不管你是不是,现在的单身越来越多了!
七夕过了,本想八卦的在网上搜一下,现如今单身狗们都是怎么过劫的!
结果弹出了一串惊呆我的数字:200000000
如今单身人群越来越多,婚恋公司和情感相亲节目也大受追捧!
曾经一度以为,因男女比例失衡,导致剩男会比剩女多!
如今才知道,在城市,70%以上的是剩女;在农村80%以上的是剩男。
据调查:农村女孩倾向于找四线或三线城市的男性;
三四线城市女孩又倾向与找一二线城市的男性;
导致一二线城市单身的女性偏多。
总体而言,20多岁的女性最好找对象。
随着年龄增长,单身女性的择偶要求变得越来越低。
而对男性而言,一二线城市,30至40岁条件优越的男性,魅力却在增值,这导致单身男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高,进一步提升对伴侣的标准!
柴丽:四川本地人,今年35岁,在四川某大学任职老师,曾在国外留学。
在她看来,爱情必须与精神同步,家庭环境相当,否则绝对不将就。
28岁回国,相亲无数,然而随着她年龄的增长,与她相亲的男性条件越来越差。
甚至有亲戚给她介绍40几岁离异人士,最后她选择单身!
因为她发现自己的年龄只能找40岁以上的男性,38岁以下的男人都会嫌她年纪太大。
而40岁以上的男人,在她看来不是离异/情商太低/就是长得太丑或条件太差。
对她来说一辈子单身,也好过将就一生!
顾军:北京本地人,今年37岁,在北京某银行任职经理。
父母对他找对象的要求,必须是北京本地女孩,因为觉得外地人太市井。
在他看来,爱情必须颜值过关,性格独立不矫情。
然而他一路走来,所遇到颜值过关的,本地女孩太矫情,不矫情的又是外地的。
虽然眼看年近40,但因自我感觉优越,也不愿降低择偶条件。
用他的话说:结婚是要看一辈子的,如果刚开始就看不下去,那以后还怎么过!
付蓉:老家三线城市,今年30岁,到上海打拼有5年时间。
目前在一家房地产公司任部门经理,月薪2万。
一直希望能定居上海的她,在感情上屡屡不顺。
公司里的男性,要么是刚毕业的小年轻、再么就是已婚已育的大叔。
虽然在上海已有5年时间,但毕竟不是本地人,根本没有多少其他人脉。
家人每每催她回家相亲,因常年在外的原因,很多想法和观点早已改变。
对于家乡那种一劳永逸(不思进取)的生活方式,无法苟同。
所以付蓉在上海再苦,也坚持不愿回老家。
刘云生:湖南人,老家农村,今年29岁,因为条件差,并没有读什么书,在家靠做临工和种地为生。
云生对择偶基本没有什么要求,只要对方身体健康、单身未婚。
但老家的女孩都愿意往城里嫁,极少数女孩会选择嫁到农村。
据云生所说:整个村里的单身人群,有90%以上是男性,其中20%是40岁以上的“终极单身汉”。
还有不到10%的单身女性,一小部分是十七八岁还不着急的,另一部分离婚有小孩的。
如果家里有点钱在镇上或城里买房,那可能还好找对象一些。
目前随着女性经济能力的提升,城市女性更愿意找到一个情投意合的伴侣。
农村女性更愿意找个经济能力比自己强的伴侣。
而离异女性中,普遍在离婚3年以后才会再婚,大多数害怕自己或孩子再次受伤。
所以在意中人没有出现之前,并不愿意“将就”。
每个人都有选择“不将就”的权利,但不要让自己习惯单身,否则你会失去“爱”的能力!